你会为粪便失禁的失智症老母换洗内衣裤吗?
以为,一切都可以如常地继续下去;以为,流水般的日常生活不会风起浪涌。岂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岂料,晚境如斯乎,不舍分秒
某一天,当你发现年迈老母行为举止失常,你会作何判断?是认为老母年纪大了,忘东忘西或每天做同样一道走味的菜,均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不足以大惊小怪?还是,为了避免日后可能面临的各种对立和打击,你会赶忙带老母就医,让她接受检查,确认是否罹患了失智症并确定罹病程度?对家中有高龄者的家庭来说,该高龄者是否罹患失智症的初步判断,非常重要。走错了第一步,等于走上一条不归路,不但会害了患上失智症的当事人,也会害了日后负责照护病患的自己或家人。这儿有个活生生的惨痛例子,且听我细细述说。二○一四年夏季,八十岁的老母嚷着“找不到存折”时,五十三岁的未婚儿子帮忙翻箱倒柜,却发现存折原封不动放在原处。过了几天,老母再度嚷着“找不到存折”,儿子又帮忙找,也再度发现没有人动过存折。同样的事情屡次重覆。此时,儿子仍未察觉到事情的重大性,大脑没有亮起任何红灯。这也难怪。老母出身海军军人家庭,因父亲工作地点调动频繁,幼时跟着家人辗转迁居于日本各地的港口城市。战后,父母定居故乡,她在父母的故乡读完高中,毕业后继续升学,大学主修英语文学系,当时热衷看戏,据说每逢剧场上演三岛由纪夫的戏曲时,三岛由纪夫必定会出现在剧场(这表示,老母与三岛由纪夫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而且老母实际见过三岛由纪夫)。大学毕业后,她透过父亲的海军时代关系,进入东京丸之内某财阀系列大企业当女职员。那个时代,女子可以读大学已经是很罕见的例子,她竟然又去当粉领族,算是走在时代浪潮尖端的摩登女子。之后,她和报社记者相亲结婚,并顺着当时的社会常识,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在家专心相夫教子。有段时期,为了婆媳问题差点闹离婚,后来开了一家针对初中生的少人数英语补习班,自己挣钱(由此也可看出,她是个很有主见的女性)。靠着经营补习班而存下的资金,五十多岁起,她便经常四处旅游,国内外走透透。七十岁时,丈夫过世。失去老伴的她,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除了报名法语、西班牙语、华语等外语学习班,还加入合唱团、太极拳班等,每天忙进忙出,积极享受余生。面对这样有主见有教养的知性老母,身为儿子的你,当然会认为,一切都可以如常地继续下去,流水般的日常生活不会风起浪涌;身为儿子的你,当然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年后,你得为她换洗内衣裤。“找不到存折”事件过后,某天,儿子惊觉,有人自老母的银行账户提取出最近一次入账的年金(养老金)款额。日本的年金是两个月入账一次,换句话说,有人一次性地提取出两个月份的生活费,之前从未发生过这种事。儿子问老母:“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母矢口否认:“我不记得,我没有去提款。”儿子在这时,方始后知后觉地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日本有各式各样的老人之家,经营方针与设施氛围千差万别,唯一的共通点是每一家都大排长龙。兄妹三人选了五所,提出申请。本以为可能需等一年以上,但老母非常幸运,一月中旬便接到可以入住的通知,是少人数制的失智症老人之家。为避免老母到时候又要演出一场抵死抗拒的闹剧,儿子和相关人员讨论过后,决定让老母从短期住宿处直接住进老人之家。
一月底,儿子终于卸下了为期两年半的介护重担。之后,儿子在《日经商业周刊》网络版连载他的介护经验,引起热烈反响,读者留言版有许多同病相怜的例子。儿子名为松浦晋也,连载文章于二○一七年八月结集成书,书名为《妈,对不起。五十岁世代独身男的介护奋斗记》(母さん、ごめん。50代独身男の介護奮闘記)。文章连载期间,我便追着网络版读得心有戚戚焉,集结成书后又购买了电子书版再度阅读,依旧读得心有戚戚焉。因为,我在书中所描述的老母身上,彷彿看到二十年后的自己,既心惊,又害怕。我不想在二十年后让儿子或高唱或低吟这首悲歌。真的不想。
以上为转载的原文:
这是一篇深度的好文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曾经面临同样的境遇。失智真的难以准确判断,时间久了真是崩溃。就是脑血栓的后果的,头些日子因为肺炎住院,就已经看见人家的冷暖和孝敬的问题,有时候更加的是一种无奈,老年痴呆这个名称的确误导了,让人理解为就是老人变“傻”了,其实,老人可能看起来一点都不傻,而是变得不听话了,固执了,不讲究了,不追求了,让人很难想到是病态,而且这种情况可能时有时无,有时看起来十分正常,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事实上他们也不是愿意这个样子的,所以当你现在有孩子以后,你看看自己养孩子的艰苦日子,当年你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为什么不能?当自己的父母需要我们的照顾,作为儿女理所应当的承担起照顾责任!当年我们需要照顾的时候,父母们不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
中国的古时候的故事大家一起来温习一下,绝对是我们反思的故事,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常怀感恩之心,知错必改。善良和孝敬,源自与生俱来和良好的修养,让理智战胜人性的弱点,让爱面面俱到,细水长流。莫让遗憾伴终身。
老人的问题,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日本社会的今天亦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自己的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母亲现在65岁了,很庆幸他们身体无大恙,思维清晰记忆良好,除照顾好他们自己外,小院里还能种点菜。也多亏了姐姐,不然的话,不敢想象身在外地的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真怕有一天妈妈不记得我
生命的悲歌,我们该如何老去,老去又该如何面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总是需要了解些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面对。
其实这样后面的人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我老了,也希望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如果这样,我也会选择,早一些放手。我希望大家及早地认识到这些东西,更加在自己可以努力地有生之年拼搏和奋斗。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南宁哪家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aj/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