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病因与症状
(1)热毒炽盛:多见于疫毒痢患者,起病急骤,下痢脓血或有粘冻,大便自遗,高热烦躁,口渴,甚则神昏抽搐,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2)寒邪伤中:排出粪便稀薄如水,病程短,兼有饮食不思,或腹胀肠鸣,或恶寒骨楚。舌苔白,脉沉或浮紧。
(3)气虚下陷:大便时时流出而不知,排出粪便稀烂无恶臭气味,甚至脱肛不收,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欲呆滞,纳后脘闷,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咣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弱无力。
(4)脾肾阳虚:泄痢日久,大便失禁,便次频繁,肛门失约,时时流出黏液便,排出粪便溏薄,无恶臭气味,形寒怯冷,面色恍白或黧黑,四肢不温,食少腹胀,腰疫耳鸣,两足浮肿,小便清长或遗尿,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无力。
大便失禁病因分析与诊断
(1)热毒炽盛大便失禁:常见于疫毒痢、高热神昏之时。疫疠之邪,其性暴戾,伤人最速。湿热毒疫,蕴结肠道,正气内溃,正不胜邪,热毒内陷心营,窍闭神昏,大便自遗。
(2)脾肾阳虚大便失禁与气虚下陷大便失禁:二者都是虚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但病因病机不同,一是阳气衰微,一为中气下陷,脾肾阳虚者,多见于久泻久痢患者,或五更泄泻日久,损伤脾肾。脾阳不振,中宫虚寒,健运无权: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而化精微,致久泻不止,滑脱不禁,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等脾肾阳虚症状明显,中气下陷者,常见于年老体弱,久病不愈者,脾气虚衰,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致大便失禁。
艾灸疗法
取长强、命门、百会、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合谷、曲池、肾俞、大肠俞、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日灸1~2次,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aj/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