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人有多少坏情绪就有多少病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而总是表现出某种相应的情感,如高兴或悲伤、喜爱或厌恶、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称为“七情”,在正常范围内,七情的变化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但是一旦因为内外刺激而引起七情太过,则能导致人得多种疾病。

1.怒伤肝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十分著名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他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怨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

怒伤肝,怒气直接影响着肝。长期生气的会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从外表就能看出来,经常处于发怒状态,那他多数会秃顶。生气为什么会造成秃顶呢?因为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气往上冲,血往上涌,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顶。《黄帝内经》上讲肝脏是藏血的,暴怒还会造成肝内出血,更严重的还会吐血,而吐出来的是肝里的血,程度轻一点的,则出血留在肝内,一段时间后还会形成血瘤。这听起来虽然可怕,但是千真万确。

2.喜伤心

按理说,喜是七情中最好的一种情绪,怎么会伤心呢?这里说的喜其实就是大喜,指的是过分的高兴,因为喜欢过分会损伤心气。因为“喜则气缓”,大喜之后这个气就缓,就是涣散开来的意思。太高兴、太兴奋,气往往就会散掉,进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发疯。

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范进中举》中,范进考举人总是失败到50多岁还考不中,屡考屡败。最后一次在他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接到通知考中举人了,这时候他是大喜过望,结果没想到大喜之后就疯了。

3.思伤脾

思虑过度会影响到脾脏。如果一个人多愁善感,老是在考虑问题,往往就会出现不思饮食,或是饮食不和的症状,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行。

对于过度思虑的人来说,无休止的思考好似积攒在心头的“赘肉”,无法搬运、无处转移。你知道吗?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减肥,否则它将不堪重负。心灵减肥的过程就是一个“放心”的过程,过度的思恋就相当于你一不下心误入了思虑的泥沼,这时候你最好赶快掉头往回跑,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一点“没心没肺”,给点阳光就灿烂。

4.忧伤肺

情志的异常变化是对脾脏功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人们在忧伤的时候,很容易损害肺脏,例如肺脏功能不好的人,经常胡莫名其妙地想哭。

另外,肺主皮毛,所以忧愁在伤害肺脏时,还可以把疾病表现在皮肤上,例如经常忧伤的人,比较容易患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皮肤疾病。

5.恐伤肾

中医以为,肾脏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激反应。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与肾主前后二阴、主两便的功能相符。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这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人的警觉,避免机体遭受危害,但若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二便失禁,遗精滑泄,严重还会导致死亡。

因此,情志和身体是直接相关的。当身体出现问题时情志会出现相应变化,而情志所致的疾病也用调养身体的办法来治疗。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把情志调到最佳状态,那么疾病自然也就不敢“进犯”。我们如果能够按照《黄帝内经》教诲的那样“恬淡虚无”,从而达到精神内守身心愉悦,自然就能健康长寿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74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