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腰椎病常见的三种症状


导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体增生症(腰椎骨刺)与腰椎前凸症,三者皆类似于腰椎神经被卡压引起的腰腿痛症候群,也是腰部软组织受伤中最重要的疾病。,三者病痛相似,惟致病原因不同,发病的年龄层、族群亦有明显差距,在伤科门诊中,是病人最容易造成互相混淆的病症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为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发病率约占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好发年龄在20~4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0:1,尤以青壮年男性使用体力劳动者多见,儿童和老年人极少发生。

一、主要症状

(一)腰腿痛:此病的主要症状。多数患者有急性腰部扭闪史或慢性损伤病史。一般先出现腰痛,常局限于患侧下腰部和腰荐部,局部压痛明显。逐渐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往往始于患侧臀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向下达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及足外侧。若卧床休息则能立刻减轻痛苦。

(二)脊柱活动受限:患者常不自由主地限制腰部的活动,改变脊柱的姿势以缓解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腰部活动受限主要表现在前屈或后伸的障碍;脊柱侧弯、腰椎前凸增大、腰椎曲线变平3种形式,尤以脊柱侧弯最为多见,约占80%以上。

(三)压痛及放射痛:大多数患者在腰椎部的棘突间和椎旁1-2cm处可有明显的压痛;加重按压时增大了神经根受挤压的程度,而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此外环跳、委中、阳陵泉等穴位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四)患肢感觉异常:久病患者或神经根受压严重者常有患侧下肢麻木,亦可有局部皮肤感觉过敏、感觉迟钝或感觉消失等。感觉异常区域与神经分布区域一致,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和足部。

(五)马尾综合徵:病情严重者,如巨大突出物向后方压迫马尾神经时,可出现双侧重度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与排便排尿无力等症状。晚期还可出现双下肢瘫痪、足下垂和下肢后外侧与会阴部痛感觉消失;排便功能障碍,加剧时可有急性尿潴留或大便失禁。

二、治疗原则

针灸、中药薰洗蒸疗、推拿整复手法、腰椎牵引等治疗方法对本病有确实疗效,尤其对髓核突出并未破裂者最佳,若正值急性发作时,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发突出髓核局部再度发炎肿胀压迫神经,可以配合使用医宗金鉴之伤科大成『腰柱』,现今可用背架(俗称铁衣)或软背架(俗称护腰带)效果更好,但卧床时勿穿用。推拿理筋整复手法、腰椎部之长期牵引是必然的复健方法。外治同时可考虑中药内服调摄,效果会更好。

三、临床治疗上应该考虑以下各要点

*促进突出物回复,加宽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其外部压力,促使突出的髓核回纳、破损的纤维环修复。

*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增大椎间孔管的空间,改变突出物的位置,矫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和矫正椎弓、棘突的歪斜。

*恢复神经根的正常功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消除肌肉痉挛、松解炎症黏连,使受损的神经根得以恢复正常。

腰椎退行性脊柱炎

腰椎退行性脊柱炎又称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俗称腰椎骨刺等等,是指椎间盘退变狭窄,椎体边缘退变增生及小关节因退变而形成的骨关节病变。以椎体边缘增生和小关节肥大性变化为其主要特徵。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长期劳动者如搬运工人、建筑、挑担工人等易患此病。多年以来在临床上,各界对本病的看法不一,但病患对其之恐惧和影响,远远超过了该疾病的本身,本病症亦是中老年人引起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一、主要症状

1)起病缓慢,一般无剧烈疼痛,不会伴有全身症状,患者仅感到腰酸、钝痛不适、腰部僵硬疼痛等症状,大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从事体力劳动者。

2)晨起或久坐起立时最为严重,稍加活动后,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又因外伤、劳累,或某些姿势和体位,疼痛加重,有时可放射至臀部或大腿。

3)症状与年龄有关,45岁左右为高峰期。随著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组织逐渐乾缩,上下椎体间骨桥形成后,使脊柱的稳定性能增加,因此60岁以后腰痛反倒逐渐减轻。

二、治疗原则

针灸、中药薰洗蒸疗,推拿按摩,腰椎牵引治疗对本病有确切疗效,尤其对慢性营养不足之老人若能提供充分的营养,则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若正值急性发作骨唇压迫神经根时,则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发局部再度发炎肿胀压迫神经根,也可以配合使用医宗金鉴之『腰柱』,现今可用背架(俗称铁衣)或软背架(俗称护腰带)效果更好,但卧病时勿穿用。外治的同时可考虑中药内服调摄,效果更好。

腰椎前凸症

腰椎前凸,常见于长期穿高跟鞋之女性或肥胖型身材者、长期坐姿不良者。表现为荐椎后翘,腰椎前凸,胸椎后仰。腰椎X光侧位片显示:正常腰椎,荐椎尖指向前方;腰椎前凸者,则荐椎尖指向下方或后方。长期穿高跟鞋者,如同踮脚尖走路,骨盆荐椎必然往后用力,腰椎必然往前凸出,为维持平衡站立,胸椎与荐椎必定要向后仰翘。

一、主要症状:

(一)本病发作起病缓慢,呈累积性、渐增性特徵。

(二)无法久坐或久立,会有腰部疼痛现象。

(三)在腰椎L5、荐椎S1两旁肌肉有明显之压痛点。但不一定有明显腰腿病及坐骨神经痛压迫性现象。

(四)平躺床上时,会有臀部顶住床板,腰部腾空之感觉。

(五)理学检查之直抬腿试验、足伸姆试验,阳性反应不明显,腰部局部热敷后腰酸背痛即明显改善。

(六)有时会合并腰椎关节滑脱或腰椎间板凸出现象。

二、治疗原则

针灸:可迅速改善挛缩组织对神经根、血管之卡压,消除水肿炎症缓解疼痛。

热敷法:中草药薰洗热敷、使腰部肌肉促进循环,恢复原来之功能。

腰部复位及理筋手法:舒筋活络,促使腰部肌肉之僵直、纤维化得以舒缓减轻疼痛、疲劳,恢恢原本功能。

护腰带固定,支持疗法:护腰带可以减轻腰部肌肉之疲劳,暂时减缓腰部肌肉所承受之应力,使腰部肌肉得以有复原、休息之机会与时间。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体增生与腰椎前凸症,总体类似于腰椎神经被卡压所引起的腰腿痛症候群,不同在于前者发病无预警而突然发生,后二者乃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致病原因有所不同。除了上述三者之外,腰骶部软组织损伤尚有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症候群等等,唯有了解差异,鉴别诊断,才能准确治疗。治疗上除外治法外,可配合内服药物改善体质、补益肝肾、强化筋骨、活血化瘀,以达最佳之疗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1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