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脑肠互动紊乱


编者按:继《罗马III》问世十年之际,医院脾胃病科博士团成员团结协作将《胃肠病学》杂志上由DouglasA.DrossmanWilliamL.Hasler发表的“RomeIV—FunctionalGIDisorders:DisordersofGut-BrainInteraction”一文进行全文翻译,请各位同道及专家参考斧正。

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脑-肠互动紊乱

DouglasA.DrossmanWilliamL.Hasler

翻译:杨俭勤郭宇李依洁杨洋朱佳杰侯理伟王欣

每年的5月,《胃肠病学》杂志(Gastroenterology)都会发行一期特定的关于胃肠病学方面的科研和实践的增刊。继10年前在该杂志上发表《罗马III》后[1],《胃肠病学》杂志和罗马委员会再度合作,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关于功能性胃肠病的综述来介绍即将发行的《罗马IV》。

功能性胃肠病,更确切地来说应该是脑-肠互动紊乱,尽管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但研究者只在近数十年进行了科学研究,并通过严谨设计的临床调查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治疗。对于该病,我们无法通过器质性疾病解释其临床特征,因此,我们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去理解、解释[2],并且认为该模式是功能性胃肠病在日益壮大的胃肠神经学领域的最好展现[3]。本病的病因繁多,肠道菌群失调、粘膜免疫功能紊乱、肠道信号改变(内脏高敏感)、中枢对肠道信号和动力的调控紊乱等众多因素交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各类临床症状。自从《罗马III》发行以来,我们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并使得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收集、整合信息并最终形成本期特刊的过程是复杂的。每篇文章都由5至8位专业的国际研究者或临床医生完成,其人员的选择是基于一项可反映其科研数据和多元标准以涵盖所需的广泛知识的延续数年的研究。我们的项目涵盖了广泛的学科:从基础科学到生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临床胃肠病学,并跨越了六大洲的地理范围。这项工作的第一阶段开始于6年前,挑选取得或发表领域内最新进展并有助于未来罗马委员撰写相关文章、章节的综述及规范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的报告包括跨文化的研究、功能性胃肠病严重程度的概念、临床试验中的终点及结局指标、肠道微生态、食物和饮食等方面[4-12]。

随后,在年形成了17个委员会,旨在审核、综合信息,并通过电话会议、电子邮件和年在罗马的一次学术会议进行沟通交流,然后撰写书稿。根据《罗马IV》编辑委员会的6名委员和50余位同行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书稿经历了5次修订。最终,每个委员会完成了《罗马IV》中的一个章节,以及一个更详尽的附有图解的在线版本。而在《胃肠病学》杂志的本期特刊将刊登一系列囊括所有主题精华的文章。

本期特刊涵盖了功能性胃肠病的所有范围,开篇处Drossman对功能性胃肠病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13],文中提供了一个实用性定义和分类系统(表1),讨论了罗马委员会基于循证及必要的共识而创建该科学内容的过程(特尔斐方法)[14],同时对《罗马IV》中一些新的改变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从概念性的到科学性的理解功能性胃肠病的过程,即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到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给予关怀的常规疗法。

这篇综述为临床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平台,是评审委员会专家通过一系列工作对这些疾病进行深入探讨总结而成的。譬如像Vanner等[15]为肠神经系统提供了基本的信息,包括肠道神经系统、感官生理学基础及神经免疫信号肠屏障功能和菌群的作用。Boeckxstaens等[16]将信息深入生理领域,讨论消化道解剖部位的功能、导致症状产生的异常生理过程、增加内高敏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动力异常。Barbara等[17]在功能性胃肠病症状的产生上,探讨了细胞腔功能(包括日常饮食、消化道微生物环境、上皮细胞屏障等)在胃肠功能正常调节和调节异常中所扮演的角色。Camilleri等[18]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药物治疗方面,进行了关于临床前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等方面的综述。Houghton等[19]报道了与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表现相关的社会和社会学因素,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文化和社会,此外还探讨了患者对于疾病的预期。Francisconi等[20]为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全球视角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域不同习俗文化、种族和种族划分对患者疾病类型、症状行为、习俗和治疗的影响。Oudenhove等[21]提供了综合性的论述:环境、心理、生理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对功能胃肠病的发生和临床演变及延续产生影响的,其中还包括一个详细的流程图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理疾病进行评估、治疗。

基于以上对于该领域内基本概念的全面介绍,以下文章涵盖了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心理和临床特征、诊断评估(包括罗马Ⅳ诊断标准)和33项针对成年人及17项针对儿童的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建议。作为罗马委员会的传统,功能性胃肠病根据成年人的解剖部位和儿童的年龄进行分类。Qasim等[22]为阐释从癔球症到胸痛、功能性吞咽困难的食管状态的多样性,提供了内脏超敏反应、中枢警觉过度及运动障碍间关系的更多的信息,并揭露了超敏性反流的新本质,为生理性的正常酸反流,但症状的出现与内脏高敏感有关。Stanghellini等[23]提供了额外支持的信息和证据,从而可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次级分类归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及上腹疼痛综合征(EPS)重叠症状[24],介绍了大麻素剧吐综合征[25],并讨论了我们对于慢性恶心呕吐综合征及胃上呃逆的进一步的认识与措施。Brian等[26]提供了基于最近的规范的人口数据标准修订后的IBS次级分类标准,并介绍了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27]。Keefer等[28]更新了我们关于中枢调控的上腹疼痛综合征(CAPS),即之前的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的认知,并引入了新的概念,即麻痹性肠综合征(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痛觉过敏)[29]。Cotton等[30]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建议重新考虑对于Oddi括约肌(SOD)失调的疾病采用密尔沃基分类(Milwaukeeclassification),既然目前括约肌切开术无明显益处,目前将先前的SODI型及SODIII型从功能性胃肠病范畴内剔除,前者因其为结构狭窄,后者则归类于广义的功能性胃肠道疼痛范畴[31]。最后,Rao等[32]就直肠疼痛及室壁异常运动综合征和生理试验在诊断评估和治疗应用中的使用进行了深入讨论[33]。

两篇儿科文献报道了新生儿-学龄前及儿童期的功能性胃肠病。Benninga等[34]为我们对婴幼儿内脏痛的理解提供了更多的神经生物学的证据支持,并提出了7类功能性胃肠病的分类。最后,Hyams等[35]提出了更接近成年人疾病的修订诊断标准,包括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最终,Irvine等[36]为功能性胃肠病治疗试验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功能性胃肠病基于决定异常的频次数据而从日常消化道症状中区分出来。通过统计异常症状的频次可设计诊断问卷以用于鉴别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并用于临床研究。为此,Palsson等[37]报道了一项基于多例的美国人口样本罗马IV问卷的多中心验证的结果。

我们希望这个特刊能有助于每一个研究者及关怀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我们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感谢参与到罗马IV中来的位研究者的努力,现在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展现给您。以飨读者!

表1.功能性胃肠疾病

A.功能性食管疾病

A1.功能性胸痛

A2.功能性烧心

A3.反流超敏反应

A4.癔球症

A5.功能性吞咽困难

B.胃十二指肠疾病

B1.功能性消化不良

B1a.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B1b.上腹痛综合征(EPS)

B2.嗳气症

B2a.非特异性过度嗳气症

B2b.吞气症

B3.恶心和呕吐症

B3a.慢性恶心呕吐综合征(CNVS)

B3b.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

B3c.大麻素剧吐综合征(CHS)

B4.反刍综合征

C.肠道疾病

C1.肠易激综合征(IBS)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

未分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U)

C2.功能性便秘

C3.功能性腹泻

C4.功能性腹胀

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C6.阿片剂诱导型便秘

D.中枢调节障碍型胃肠道疼痛

D1.中枢调节障碍型腹痛综合征(CAPS)

D2.阿片诱导型肠道痛觉过敏综合征(NBS)

E.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E1.胆区疼痛

E1a.胆囊功能障碍

E1b.胆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E2.胰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F.肛门直肠疾病

F1.大便失禁F2c.Proctalgiafugax

F2.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

F2a.肛提肌综合征

F2b.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疼痛

F3.功能性排便障碍

F3a.排便推进力不足

F3b.不协调性排便

G.未成年人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婴幼儿

G1.婴儿反流

G2.反刍综合症

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

G4.婴儿腹绞痛

G5.功能性腹泻

G6.婴儿排便困难

G7.功能性便秘

H.未成年人功能性胃肠病:儿童/青少年

H1.功能性恶心和呕吐障碍

H1a.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

H1b.功能性恶心和功能性呕吐

H1b1.功能性恶心H2d.功能性腹痛?NOS

H1b2.功能性呕吐H3.功能性排便障碍

H1c.反刍综合症H3a.功能性便秘

H1d.吞气症H3b.非潴留性大便失禁

H2.功能性腹痛

H2a.功能性消化不良

H2a1.餐后不适综合征

H2a2.上腹疼痛综合征

H2b.肠易激综合征(IBS)

H2c.腹型偏头痛

参考文献

1.DrossmanDA,CorazziariE,DelvauxM,etal.RomeIII:The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ed.:–.

2.DrossmanDA.PresidentialAddress:GastrointestinalIllnessandBiopsychosocialModel.PsychosomMed;60:–.

3.PasrichaPJ.Neurogastroenterology:Agreatcareerchoiceforaspiringgastroenterologiststhinkingaboutthefuture.Gastroenterol;:–.

4.MayerEA,AzizQ,CoenS,etal.BrainimagingapproachestothestudyoffunctionalGIdisorders:ARomeworkingteamreport.NeurogastroenterolMotil;21:–.

5.SpiegelB,CamilleriM,BolusR,etal.PsychometricevaluationofenpointsinIBS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ARomefoundationworkinggroupreport.Gastroenterol;:–.

6.DrossmanDA,ChangL,BellamyM,etal.Severityinirritablebowelsyndrome:ARomeworkingteamreport.AmJGastroenterol;:–.

7.SimrenM,BarbaraG,FlintH,etal.Intestinalmicrobiotainfunctionalboweldisorders:ARomeFoundationworkingteamreport.Gut.

8.CheyWD.Theroleoffoodinthe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introductiontoamanuscriptseries.AmJGastroenterol;:–.

9.SperberAD,GweeKA,HunginAP,etal.Conductingmultinational,cross-culturalresearchinthe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issuesandre







































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1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