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刺猬
在11月初的一天,两只可爱的小刺猬来到大七班,那是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刺猬,对这个新到来的小生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小清:“我看到它的上半身(背面)是有刺的,下半身是毛毛的,头小小的,脚也小小的。”
小万:“它的身体长长的,可可爱爱的,像半截油条,鼻子也是长长的。”
彦彤:“它的身体裹起来像个球。”
子仪:“它在假山里睡觉,被小朋友吵醒了,有点害怕,它喜欢安静。”
故事起源
小刺猬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责任感。小朋友每天会与小刺猬亲密接触,抱抱它,摸摸它,给它喂食喂水,为它们打扫房子。在每日的精心照顾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刺猬的生活习性,也对它们一日生活所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孩子们在打扫房子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刺猬厕所、房子和外面都有便便,还招来了很多蚊子。
辰辰:“它们不是有厕所吗?怎么还到处乱拉便便?”
小万:“这样乱拉便便,它们的房子会很臭的。”
彤彤:“小刺猬可能还不习惯到厕所拉便便。”
伟祎:“那怎样才能让它们都到厕所拉便便呢?”
大自然是幼儿进行自然探究主题的活教材,是幼儿成长进步的源泉所在。饲养活动既能满足幼儿与生俱来对动物的好奇与兴趣,又能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生长的知识,还能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等。要了解动物们的“秘密”需要观察、探究、阅读。需要假设、实验、证明。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围绕“怎样让刺猬到厕所拉便便”的话题进行了系列的探究活动。
桐桐:“我们可以往它们的厕所里洒一点香水,香香的味道能把它们吸引过来。”
伟祎:“还可以把它们的食物放到厕所里,一边吃一边拉便便。”
辰辰:“可以往去厕所的路上放食物,它们一边走一边吃,吃饱了刚好走到厕所就拉便便了。”
第一次实验:洒香水
桐桐从家里带来了一瓶奶奶平时用的香水,往尿沙厕所里洒了几滴。这一天,孩子们都非常期待,就想看到刺猬会不会都跑到厕所里拉便便。可是刺猬是夜行动物,白天它们都缩成一个刺球在睡懒觉。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到班上,第一件事就是跑过去看看刺猬的房子外面有没有便便。伟祎跑过来大声地对我说:“翁老师,刺猬的房子又有了好多便便,便便都粘在木屑上了,秋千上也有,屋顶也有。”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说:“这小刺猬们太调皮了,秋千是玩的,怎么能在上面拉便便呢。”
几天过去了,孩子们发现便便依然没有减少。
小羊:“刺猬不喜欢香水,它们还是到处拉便便。”
伟祎:“我们把食物放到厕所里试一下。”
第二次实验:把食物放到厕所
午饭过后,孩子把刺猬的家打扫干净之后,便把食物放到了厕所里。静静等待奇迹会不会发生……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来到班上便迫不及待地围过去看,发现小刺猬的家里还是有很多便便。
琳琳:“看!它们还把便便拉到了碗里。”
伟祎:“它们会不会也把便便吃到肚子里呀,太不卫生了。”
彤彤:“我看到小调皮站到碗里。”
小万:“它是不是站到碗里吃食物,然后把便便也拉到碗里了。”
孩子们带着疑惑继续观察,发现,每天碗里都有便便,小朋友们每天都要用湿巾把碗擦干净。
第三次实验:往厕所路上放食物
思旭:“碗里有便便,它们吃了会拉肚子吗?”
小万:“我觉得会,我们不能再把食物放到厕所里了。”
辰辰:“把食物放到厕所的路上,这样就不脏了。”
午饭过后,孩子们打扫完房子,把粮食洒了一些在厕所的路上。小声告诫道:“小刺猬,你们不要再往碗里拉便便了哦。”
第二天,孩子们来园时发现,不得了,路上的粮食都吃光了,房子里的便便反而更多了。
辰辰:“翁老师,小刺猬的粮食都吃光了,大便也拉了好多。”
伟祎:“好臭呀,房子里还有好多小蚊子。”
彤彤:“这个办法不行。”
往厕所路上放食物这个办法才实验了一天,孩子们就否决了,正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伟祎说话了。
伟祎:“我们可以往厕所里放一些香珠,厕所香香的,它们的房子也不会臭了。”
彤彤:“可是我们也放了香水,它们不喜欢。”
伟祎:“香珠是给它们洗澡的,再放一些细细的浴沙,我家的小仓鼠就是这样洗澡的。”
孩子们半信半疑,因为班上只有伟祎一个人养过仓鼠,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前面几个办法都不行,于是大家都表示愿意试一试。
第四次实验:洒上香珠浴沙
新的实验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开始了。
午饭过后,孩子们照常打扫完房子后,往厕所里洒上了带有香珠的浴沙,顿时,香气扑鼻而来。
乐乐:“哇,好香呀,希望它们能喜欢。”
第二天,孩子们发现,刺猬拉在外面的便便了。
小万还数了数:“外面只有三坨便便。”
彦彤:“哇,今天的便便真的变少了,它们的房子好干净。”
伟祎:“对呀,对呀,房子干净了也不会臭了,我们打扫起来很方便。”
琳琳:“便便少了,就不用扫很多木屑了,也不会浪费。”
之后,孩子们在每天的日常打扫过后,都不忘了在厕所里添上香珠浴沙。但有时会发现,刺猬拉在外面的便便又突然增多了,而且香珠浴沙也很快就用完了。
除了往厕所放东西,还有其它的办法吗?这可把孩子们给难住了。怎么办呢?
第五次实验:尝试新方法
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去求助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还真的有好办法。
诗桐:“我们要给它们准备一个大一点的厕所。”
辰辰:“要固定厕所的位置,不能移动。”
斯羽:“它们会闻着便便的味道去找厕所。”
厚霖:“要把它们拉在外面的便便放到厕所里,还要把外面的便便的地方清理干净。”
逸清:“如果它们跑来跑去,就是想拉便便了,我们可以抱它们到厕所拉便便。”
伟祎:“我妈妈说,它们吃饱了就会拉便便,要多抱它们到厕所里面,等它们习惯了,就会在里面拉便便了。”
同时,孩子们还一起约定……
彤彤:“以后我们打扫的时候,厕所要放回原来的位置。”
小万:“不脏的木屑就不用扫掉了。”
乐乐:“要把它们拉在外面的便便捡起来放到厕所,把外面擦干净。”
经过分享交流,小朋友们发现:原来,每种动物都有它的生活习性,刺猬也是喜爱干净的动物,会有到厕所拉便便的习惯。新办法实验了一段时间,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小刺猬们拉在外面的便便越来越少了。原来,只要我们掌握它们的习性和喜好,有意识地引导,小刺猬会很快地养成到厕所拉便便的习惯。同时,孩子们还表示,既然刺猬喜欢香珠浴沙,日后还会继续给它们添上。
教师感悟
这是孩子们在日常照顾小刺猬时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在饲养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细心地观察和努力,亲自寻找帮助小刺猬正确如厕的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整个清便过程孩子们没有“躲闪”而都是争抢着来干。《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虽然,在一个个小小的实验中,孩子们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探究的兴趣依然没有减弱,他们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究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交流探究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而提升了科学素养。
而教师,是这个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探究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幼儿围绕刺猬如厕的话题进行了深度地交流和学习。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也会将这份爱与坚持持续下去,让关爱、尊重、保护生命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尊重儿童了解儿童发展儿童
图文:翁澜绯
审核:李丽
排版:苏小池符庭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1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