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脊柱骨折的并发症及护理


导读

脊柱骨折多是外伤引起的,脊柱骨折后应平卧在硬地上,不要轻易搬动,并拨打急救电话。

脊柱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压疮

由于骨折后患者不能随意翻动,皮肤及皮下组织很容易受压,加上床单潮湿,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对压力损伤的耐受性差,均可导致压疮的发生。

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与结石

尿失禁、排尿不净、尿潴留等,对症处理措施是插导尿管,插导尿管容易引起感染,引流瓶或引流管中的尿液返流入膀胱或引流不畅,膀胱中积存残余尿均能引起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大便失禁或便秘

发生大便失禁或便秘一般与脊髓损伤后胃肠的神经机能受到损伤、长时间卧床、活动少有关,大便失禁可污染床铺,若不及时更换,易导致局部感染。

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患者伤后因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平卧位也不利于呼吸,因此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炎。特别是脊柱骨折患者,肋间肌与腹肌均麻痹,只剩下膈肌作用,因此,肺的膨胀不全,更容易发生肺炎。

脊柱骨折如何护理?

心理护理

脊柱骨折后患者思想上承受较大的痛苦,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悲观消极等不良心理反应,我们应及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并以热情、和蔼、关心、同情心倾听等工作态度以及娴熟的护理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有意识的组织交流同类患者治疗较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细心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常情绪,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患者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合适的卧位与正确的翻身法

早期给予患者正确地翻身法,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脊柱骨折患者翻身至少需要2-3人。受伤4周以后,骨折局部已趋稳定,只需1人即可帮助侧卧患者翻身。平卧时两腿可平行放置,屈髋、屈膝。上面的腿下垫枕,两足用皮垫顶住,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下面的腿足踝部要垫棉圈或海绵垫。下肢痉挛的患者采取这样的睡卧姿势时,两腿应分开。侧卧位时上面的腿屈髋、屈膝,腿下垫枕,下面的腿伸髋、伸膝,背部用枕抵住。骨折高位截瘫的患者多行颅骨牵引,因此翻身时要保护好头部,颅骨牵引器,不要滑脱,保持头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平卧或侧卧位都要使头略偏向后伸,保持颈椎与躯干成一条水平线。

预防压疮的发生

定时更换体位,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松软、无皱褶,对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将骨突受压部垫气圈、棉团,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受伤早期,一般是伤后2周内,要给患者插留置导尿管,保持尿管持续开放,使膀胱内不积存尿液,减少泌尿系统受损伤的机会,经过2~3周后将导尿管定时开放,有助于建立反射性膀胱排尿;在插导尿管时,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鼓励并帮助患者大量饮水,预防泌尿系统的结石。

消化功能紊乱的处理

脊柱损伤后,躯体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在伤后或术后可出现肠麻痹,表现为呕吐、胃扩张、数日不排便、腹胀、膈肌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措施。受伤后患者常因使用激素或体内应激反应而并发应激性溃疡,出现呕血、黑便等。应严密观察病情,并给予及时地治疗与护理。

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受伤初期,如疼痛时可给适当的止痛剂以减轻疼痛,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方法是让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的2/3时用力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咳出;多翻身更换体位,每次翻身时,叩打胸背部,有助于排痰,也可利用吹水瓶方法增进肺泡功能。

脊柱骨折高位截瘫患者的排痰问题更是重要,这类患者很容易发生肺炎并发症,甚至由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发生窒息,早期做气管切开,是减少肺炎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以后能否把痰很好地引流出来,与护理工作质量很有关系。在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必须强调无菌操作,可做雾化吸入帮助排痰。将药液从气管切开滴入插管内时,应顺着管壁慢慢滴入,以免引起呛咳。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指导双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定时加压,促进血液循环,勤翻身,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经常抬高双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辅以手法按摩,尽可能地早期离床活动。

预防肢体萎缩与关节僵硬

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使瘫痪的肌肉、关节,软组织不萎缩,关节不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对于没有瘫痪的肌肉,尤其是上肢和背部的肌肉,要认真积极地锻炼,为将来扶拐下地打基础、做准备。要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讲清楚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白癜风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7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