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介绍吴海忠老师,年拜丁氏滚法流派嫡传弟子王海峰为师,潜心学习中医推拿数年,后赴北京跟随宫廷理筋法第五代嫡传弟子臧福科教授学习振腹疗法。北京学习后先后开设仲景堂和六脉堂,挂牌接诊。年学习李得修三字经小儿推拿术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中医临床经验。同时师从台湾整脊之父张富穗博士学习脊柱整复医学。吴老师钟爱中华传统文化,宅心仁厚,医德高尚,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目前服务于艾益生艾灸养生苏州团队,是整个艾益生苏州团队百余位经销商的技术督导。本日课程昨天有一对小夫妻来问我坐骨神经痛如何治疗,我对他们说这是你俩的腰有比较严重的问题了,有可能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了,他们听后一脸疑惑。今早一位上海朋友问我为何腰突症手术后不到三个月又出现腰痛了?看来我们今天应该聊一聊腰椎间盘的维护与术后的并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上次聊的颈椎病的正好相反,此病症是中青年的常见病,急性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甚至有暂时瘫痪的现象,所以今天的话题要讲的内容会比较多,请大家能耐心阅读完,这对于大家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是否手术的问题上有很大帮助。病症病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此症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以腰部疼痛和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总发病人数的64.5%。男性略多于女性,儿童极少见,典型的髓核突出亦不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椎间盘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除第一、二颈椎之间无椎间盘以外,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通过薄层的透明软骨与椎体相连。椎间盘由软骨盘、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软骨盘呈透明状,位于椎体两端,是髓核的水分和代谢产物的通路。软骨盘内无神经组织,因此软骨盘损伤后既无疼痛产生,也不能自行修复。纤维环分外中内三层,为同心环状多层结构,其前侧和两侧较厚,接近后侧的两倍。纤维环在其后、前部分别得到后、前纵韧带的加强。髓核在10岁以后基本发育成熟,呈胶冻状,髓核和纤维环分界明显,由疏松的纤维软骨和大量的胶原物质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纤维软骨所取代,并逐渐脱水,纤维环和髓核界限不清,椎间盘的营养来自于纤维环周围的血管和软骨盘的渗透。椎间盘具有的功能:1、保持脊柱高度。2、连接上下的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的活动度。3、使椎体表面受力均匀,缓冲冲击。4、维持关节突关节间的正常距离。5、保持椎间孔的大小。6、维持脊柱的生理弧度。接着我们再来了解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中医学无“腰突症”之病名,把此症称为腰痹症。此症的发生中医学认为是肝肾亏虚为本,复感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以椎间盘的退变为基础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结果。椎间盘的纤维环在出生时含水80%,髓核含水90%。到18岁时椎间盘的纤维环含水70%,髓核含水80%;35岁时分别降为65%和78%。由于脱水,椎间盘高度下降,且由于髓核的胶原化,其弹力和膨胀性能下降,软骨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薄而不完整,并产生囊样变性,纤维环的附着点松弛,脱水和小的重复损伤,是退变椎间盘的薄弱处,主要是在其后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裂隙,可成为髓核突出的通道。由于纤维环的退变使椎体不稳,椎体边缘代偿性增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骨质的改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髓核已几乎全被胶原纤维所代替,弹性很差,但也无法突出(髓核和纤维环已合为一体),但可有整个纤维环的膨出,其幅度不会很大,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当慎重。腰椎间盘的退变为发病基础,诱发因素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诱发因素主要有:1、腰椎穿刺时损伤纤维环,是髓核从针眼处漏出;2、长期的震动和过度的负荷,加剧了椎间盘的退变,增加了椎间盘内压力,促使突出;3、脊柱的畸形或生理曲度的改变使纤维环承受的压力不均匀,在应力集中的部位易出现退变和突出;4、急性的损伤可加剧椎间盘内压力而诱发突出;5、先天发育异常。突出的髓核根据其突出的方向可分为向前、向后、向椎体内突出三种情况。其中向后突出者,根据突出的部分又可分为单侧、双侧和中央三型。由于后纵韧带的中央部分较厚,而向两侧延展的部分宽而薄,所以椎间盘不会出现真正的正后方突出,即使临床上的中央型突出,其真正突出口也是偏向一侧的,而其突出的髓核可能会在后纵韧带的两侧滑来滑去,而使症状左右交替,但多数的突出为偏侧后方的突出。病症表现现代医学临床总结出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有以下七点。(一)腰背痛腰突症患者绝大多数都有腰背疼痛,范围较广泛,主要在下腰部和腰骶部,其产生的原因为髓核的突出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椎窦神经,或较大的突出刺激了硬脊膜而产生的。一般有两种情况:1、纤维环尚完整者,多表现为腰背部广泛性钝痛,活动或较长时间取一姿势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晨起较轻,午后开始加重,劳累后加重;2、突发腰背部剧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夜不能寐,一般持续3~4周方能缓解,此多为纤维环全部或大部破裂,髓核突出。(二)坐骨神经痛此为腰突症的主要症状,多为单侧,中央型者可左右交替,为坐骨神经区的放射痛。患者为了松弛坐骨神经的紧张度,缓解疼痛,常取弯腰屈膝屈髋侧卧的三曲位,甚至胸膝位休息,且患者可诉其自行车时疼痛较行走时为轻,但腹压增加,如排便等可使疼痛加剧。部分腰1腰2腰3突出者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的疼痛;腰4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部分可出现腹股沟或下腹部的疼痛,其并非因根性压迫所致,而是牵涉痛。(三)间隙性跛行因为行走时椎管内受压的椎静脉丛逐渐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而使疼痛加重,蹲位休息或卧床后可减轻或消失。(四)瘫痪严重的腰突可出现肌肉的麻痹性瘫痪,一般以腰4腰5椎间盘突出明显,而出现L5神经麻痹,致使胫前肌等麻痹,导致出现足下垂等,一般并不出现肌体的完全性瘫痪,但肌力减弱很常见。(五)麻木可无下肢的疼痛,而有肢体的麻木感,这是因为压迫了本体感觉或触觉神经纤维所致。(六)患肢发凉,小腿水肿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致使下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七)马尾神经综合征巨大的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严重的双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或尿潴留,大便失禁和阳痿。下面医院的仪器检测就判断出是否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了。(一)步态症状轻者可无异常步态,严重者可出现身体前倾,臀部突像一侧的跛行。(二)脊柱侧弯通常在腰段。严重者可出现S型侧弯。(三)压痛常在病变腰椎的棘突旁有压痛,且向同侧的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四)腰部活动腰部各方向活动都受限制,但以后伸受限为明显。(五)下肢肌萎缩一方面是废用性,另一方面是神经根受压所致,早期不明显,病程越长,萎缩越明显。(六)感觉异常早期可有感觉过敏感,晚期则减退。(七)腱反射的改变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则为腰3腰4椎间盘突出。(八)直腿抬高患侧低于健侧。(九)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十)仰卧挺腹试验用于运动员等长期锻炼而关节韧带松弛者,且可加咳嗽或压迫患者腹部等加腹压的方法,以观察效果。(十一)屈颈试验阳性坐位或半坐位屈颈,两下肢伸直,牵拉硬背膜和脊髓而间接刺激了神经根。(十二)健侧抬高试验阳性因抬高健侧,向下牵拉硬背膜,间接刺激了神经根所致。中央型腰突症的诊断要点:突出部位:腰4腰5或腰5骶1之间。疼痛部位:腰背部,双侧大小腿后侧,同时或交替。麻木部位:双侧大小腿及足跟后侧以及会阴部(马鞍区)肌力改变:膀胱或肛门括约肌无力。反射改变:踝反射或肛门反射消失。治疗建议和调理方法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则上是不建议手术治疗的,但是如果符合以下四点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患者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1、病程大于半年,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虽有效但经常反复发作而疼痛严重者。2、虽然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痛苦异常者。3、出现单侧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而麻痹着。4、病史虽不典型,但经椎管造影或CT、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巨大突出者。如果是以下四种情况那么就是手术禁忌症了。1、影响工作、生活不明显者2、首次或多次发作,未经保守治疗者3、兼有较广泛的纤维组织炎、风湿等4、临床疑为腰突症,但特殊检查无明确征象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而非手术疗法又包括推拿、针、灸、牵引、腰麻大推拿。下面就先说说腰麻大推拿和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的近期并发症与远期并发症。腰麻下大推拿就是在腰椎部先注射麻药,然后用手法将突出的髓核进行还纳并使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使患者的腰突症得到治愈。腰麻大推拿术后实施全麻护理,护士在床边严密观察呼吸、脉搏与血压,待患者苏醒后实施二级护理。术后十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大小便亦不起床,此期应加强生活护理。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的近期并发症有以下六点:1、切口感染。2、腰椎管和椎间隙血肿,直接会引起大小便失禁。3、椎间隙感染,直接引起腰痛和坐骨神经痛。4、硬脊膜损伤和脑脊液漏。5、神经损伤,主要包括神经根损伤(引起腰痛)和马尾神经损伤(引起大小便失禁)。统计数据显示的发生率为0.5%。6、血管损伤。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有以下四点:1、腰脊膜假性囊肿,会引起严重腰痛和坐骨神经痛。2、腰椎不稳,做前曲后伸运动时出现腰痛,不能久站久立,腰部时常有折断感。发生率在22.6%,此比例中的一部分会选择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术,椎弓根钉加植骨融合术。3、马尾神经综合症。4、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发生率为15%。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性,通常不建议患者居家治疗,但是在病情缓解期我推荐大家用艾灸来进行腰肌的调理与维护。腰肌是腰椎间盘的屏障,腰肌柔软有韧性就能保护好腰椎间盘不受到伤害。艾灸是中医外治法里唯一舒适无痛的传统自然疗法,而且易学易懂,容易操作,适合居家使用。最后介绍下艾灸仪调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取穴和穴位图。在调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使用木行艾饼,因为这种艾饼里加入了专门调理颈肩腰背膝的中草药,对中医所说的筋伤类的调理效果特别好。如果在没有木艾饼的情况下可以用纯艾绒的火艾饼来替代。火艾饼是通用性艾饼,任何病症都可以用此艾饼来调理。艾灸仪调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主要有腰部痛点(阿是穴)、命门、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太渊。每穴灸30~40分钟,每次3个穴位,阿是穴必须每天灸,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腰部痛点(阿是穴)就是腰部脊柱上的压痛点。也就是图中圈出的那块部位。命门穴在腰部正中线的脊柱上,与肚脐相对应,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侧卧屈股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就是环跳穴。殷门穴在大腿后面根部与委中的连线上,大腿后面根部下6寸。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也就是膝盖后面从左到右划条直线的中点。微微施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正中肌肉浮起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形中间。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就是阳陵泉穴。悬钟穴在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与三阴交穴相对应。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者中即是。友情提醒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穿任何带跟的鞋,尤其是尖头细高跟鞋,而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一样,都是让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敬请爱美的女性为了您的健康请注意鞋履的选择!不要做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和过度运动,避免一时兴起而忘乎所以,尤其是有身体接触的竞技项目尽量不要参与。爬山运动也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尤其是爬陡坡和攀岩,腹腔压力会大幅度增加,而且腰部处于屈曲位,很容易导致髓核向后移动,造成再次突出复发。
艾益生艾灸系列驱寒祛湿扶正气,去痛驱寒好帮手,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艾益生运营服务中心承载、传播中华传统艾灸文化。
上海百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艾益生苏州总部向全国诚招微商、经销商。艾生活健康吴女士,王先生:
赞赏
长按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