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wxlianghong.com/m/
痔疮,又有“痔核”、“牡痔”、“牝痔”、“肠痔”、“脉痔”、“血痔”等名称。它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多由大肠素积湿热,或过食炙煿辛辣之物,或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久泻久痢,以及妊娠等,致使湿热内生,经络受伤,浊气瘀血下注肛门,发为痔疮。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肛门直肠痔静脉曲张而形成的单个或数个静脉结节。按其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齿线是区别内痔、外痔的分界线。位于齿线以上的为内痔,在肛门外覆以皮肤的为外痔,二者混合存在的称混合痔。由于临床发病率高,故有“十人九痔”之说。轻者常有肛门瘙痒、疼痛、流血、流脓,下坠等
症,重者则大量流血,剧烈疼痛,痔核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内、外痔的特征是:内痔的主要症状是排便出血;外痔感染发炎或形成血栓外痔时,则局部肿痛。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痔”的范畴。多因大肠素积湿热,或嗜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或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产,长期便秘,久泻久痢等,导致湿热内生,经络受阻,浊气瘀血下注肛门,发为本病。
关于痔疮病因的著述,历代医籍都有阐述。《医宗金鉴》云:“因勤苦劳役,负重远行,以致气血交错而生痔。”“有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综上所述几种因素,是导致气血亏虚,或湿热下注,或气血瘀滞等,均可使筋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而成痔疾。《外科正宗》云:“夫痔者,乃素积湿热,过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因七情而过食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又或酒色过度,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等。
现代医学认为痔疾的发生是由内因和外因所致。内因是因为直肠肛管位于人体躯干下部,站立时静脉回流有一定阻力,直肠肛管静脉丛呈网状结构且无瓣膜,血流缓慢,所以血流容易瘀积使静脉扩张而生痔。外部因素,如习惯性便秘、肝硬变、妊娠,下腹部肿瘤、膀胱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均可通过增加腹内压,影响直肠和肛管静脉血回流;或久泄久痢、慢性结肠炎,喜食辛辣和长饮洒者;或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静脉壁薄,组织松弛,也使静脉易于扩张等,这些因素都会加重静脉的瘀血,促进痔的形成。
1.湿热下注型
(1)症状表现:肛门内、外肿物突起,排便时增大,肛门灼痛剧烈,胀痛,触之更甚,便血色鲜红,量较多或肛门坠痛,有异物感,大便干结或粘滞不爽,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灸疗原则:清利湿热,凉血止血。以取督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有关奇穴为主。
(3)灸疗处方:长强、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二白。
(4)随症加穴:①便秘者,加天枢、大肠俞;②出血者,加气海、血海;③肛门肿痛者,加秩边。
(5)灸法操作:
①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5~7次为1疗程。如选用外痔疮面阿是穴,以灸至患部焮红,流水为度。
②艾炷着肤灸:每穴灸3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或隔日灸1次,5次为1疗程。
(6)方义说明:本型属大肠湿热下注肛门,致气血壅滞而为病,故取督脉之长强以疏泄肛门部瘀滞的气血;再取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以通腑泄热,继取阴陵、三阴交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二白为治痔验穴,可以疗痔止血。
2.气滞血瘀型
(1)症状表现:肛门坠胀,肛门内、外肿物外脱,甚或嵌顿,肛管紧缩,肛门有异物感便血鲜红,或见于便前或便后,或量多或量少,或肛门骤然剧痛,触之尤甚,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或细涩。
(2)灸疗原则:行气解瘀,活血止痛。以取足太阳、足太阴经穴和有关奇穴为主。
(3)灸疗处方:白环俞、次髎、承山、三阴交、上仙。
(4)随症加穴:①肛门剧痛者,加长强;②出血者,加血海。
(5)灸法操作:
①艾条雀啄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治1次,5~7次为1疗程。如选用外痔疮面阿是穴,以灸至患部焮红,流水为度。
②艾炷瘢痕灸: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或半枣核大,多采用邻经或循经取穴。
③枸杞根蒸气灸:取枸杞根适量,捣烂煎汤先熏15~20分钟,待汤温后,可熏洗同时进行,每日熏洗1次,3次为1疗程,对痔痛颇效。
(6)方义说明:本型因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于肠间而生痞。取白环俞、次髎以通络化瘀而止痛,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之所。取之以通调足三阴之经气,则更有助于活血化瘀之力;承山可清泄肛肠湿热瘀滞,它和上仙二穴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凉血止血,是治疗痔疮的奇穴。
3.气血亏虚型
(1)症状表现:痔核脱出,肛门有下坠感,便血量多色清,或黯而不鲜,伴气短懒言,食少乏力,面色(左“白”又“光”)白,头晕目眩,心悸,舌质淡,脉细弱。
(2)灸疗原则:补益气血。以取督脉、任脉、足太阳、足太阴经穴为主。
(3)灸疗处方:百会、会阳、神阙、脾俞、三阴交。
(4)随症加穴:①肛门热痛者,加劳宫;②肛门肿痛者,加飞扬、尾穷骨。
(5)灸法操作:
①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5~7次为1疗程。如选用外痔疮面阿是穴,以灸至患部焮红,流水为度。
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5~15壮,艾炷如黄豆或麦粒大,多选用于痔痛处,以灸至痔疮焮红,流水为度。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5~7次为1疗程。
(6)方义说明:此种类型的痔疮,系脾虚下陷,升举无力,统摄无权而发病。百会为诸阳之会,灸之可举下陷之阳气,会阳系足太阳近肛门部之腧穴,灸之可疏通肛门之气血;灸神阙以补中益气,补益气血,取三阴交、脾俞以健脾助运而强后天之本。
1.灸法治疗痔疮有一定的效果,对局部感染后肿痛,血栓外痔的剧痛,以及痔疮出血等,有较好的疗效。也有部分患者能消除痔核,但仍可能复发,根治作用较差。当病情允许,患者不愿手术时,或局部感染发炎,不宜立即手术时,灸法是一种可取的辅助治疗方法。
2.灸法治疗痔疮具有消炎、镇痛和止血的功效,以炎症施用为宜。但其根治之法,应考虑外科手术处理。
3.在饮食方面,一般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并注意保持适当运动,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坚持做提肛运动等,都是辅助治疗痔疮的好办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下方↓↓↓阅读原文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