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生育政策来了,不管男人女人,人们为了生不生的问题,已经吵起来了。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
生几个,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但是今天让我们撇开这些问题,不管你支持哪一类观点,有些生育知识,都是我们不得不了解的——只有正确了解生育的好与坏,我们才能做出更加负责任的生育决定。
最佳生育年龄是几岁?
25-35岁。
从生理角度说,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双方身体机能都正好,生育健康宝宝的概率更高。
这个阶段的女性,身体已发育成熟。骨骼钙化完全,骨盆进一步宽大,卵子质量好。因此,孕期发生早产和流产、妊高症以及分娩时发生意外的概率都比较低,身体的恢复也比较快。
高龄生育的难题:
虽然年龄增长,经济条件和心态都会上一个台阶,但超过35岁,人的身体状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对生育是不利的。
35岁之后生育,父母就要面对『三高』难题,即:受孕难度高;流产概率高;胎儿遗传缺陷风险高,对父母和孩子都不会太好,而且身体恢复也没有30岁左右那么容易了。
从经济角度说,双方的经济水平也趋于稳定上升。
从心理角度角度看,父母有了几年的社会阅历,也能更好地以成熟的心态应对生育的责任和种种问题。
怀孕要做什么准备?
对于负责任的父母而言,备孕是必然的课题,这能让父母们以更好的状态,生育健康的后代。
那么,备孕到底要准备什么呢?
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别再颠三倒四地生活了。
运动是必须的,控制好体重,胖要减肥,瘦要增重。
其次,戒烟戒酒,否则畸胎、流产、早产、围产儿死亡率会比不吸烟不酗酒的孕妇高。
然后,做一个全面的孕前体检,避免潜在疾病(例如:乙肝)对胎儿的影响。
生育到底有多伤身?
迎接新生命是美好的,但生育的痛苦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很多妈妈在生育之前并不知道生育孩子要遭哪些罪,以至于“痛苦”来临的时候,打了无准备的仗,这并不利于父母的身心健康。
漏尿、内脏下垂、子宫脱落、趾骨分离.....“生育后遗症”的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一定要了解。
根据美国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网站webMD的数据,女性的常见生育后遗症有:
?产后感染(包括子宫,膀胱或肾脏感染)
?分娩后出血过多
?乳房问题,如乳房肿胀,感染和管道堵塞
?妊娠纹
?痔疮和便秘
?尿或大便失禁
?脱发
?产后抑郁症
?同房时的不适
?难以恢复怀孕前的身材
除了这些高发的生育后遗症,我们没有聊的,还有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这些分娩期的并发症,生育对女性职场的影响,以及哺乳时的不眠不休、抚养孩子的压力等等。
根据《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年的孕产妇死亡率为23.2/10万,其中城市22.4/10万,农村23.6/10万。
就是每不到个女性怀孕,就有一个因为孕产这件事而死亡,这个风险不算很高,但是比“万一”要大。
但如果不怀孕生孩子的话,她就不必承担这一个额外的死亡风险了,也不用担心因生育带来的工作和生活的负面影响。
所以客观地来说,我们应该正视生育这件事对父母(尤其是女性)的影响。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让大家不要生孩子,或者鼓励大家生孩子。
而是希望大家都能“生得清楚,生得明白”,做负责任的父母,理解母爱的伟大:从一个女性准备生育开始,她就已经开始了无私的奉献。
对于女性来说,她们怀孕分娩、哺乳、养育,本身就是一种牺牲和付出。
最后总结一下:
1、生孩子25-35岁比较合适,身体、经济、心理都在好值
2、要备孕,要有计划,这对父母胎儿都好
3、从生理角度说,生孩子弊大于利,父母们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准备应对之策。
4、女人生孩子=自我牺牲
所以,别说是生三个了,生一个,妈妈都要在鬼门关走一趟,这真的不是一件理所应当、轻轻松松的事情。
妈妈和老婆不把痛苦挂在嘴边,是因为她们隐忍而伟大。哪怕她们把这事反复说来去,也别说她们矫情,毕竟,她们是真真实实地冒着死亡的风险在生育。
真要觉得轻松,那你也生一个试试?
往期精选EditorsChoice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