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 小脑幕大便失禁 > 迁西赵氏家庭首届孝星
当前位置: 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 小脑幕大便失禁 > 迁西赵氏家庭首届孝星
年清明节,迁西县赵氏宗亲联谊会在赵炳纪念馆举行“赵炳文化节暨迁西赵氏孝星表彰大会”,为16名赵氏孝星披红挂彩,颁发奖牌和纪念品。《今日栗乡》、迁西电视台和唐山电视台做了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广泛赞誉。
第一位: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卧床母亲和继父的好女儿——李红梅
李红梅是栗乡街道山庄里社区居民。年7月,母亲突发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放弃工作悉心看护;年,继父突发脑出血丧失行走能力,她视同亲父一般精心照料;年,儿子出生,李红梅动员丈夫外出打工,自己担起照料老小的重任。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给母亲翻身、擦手、擦脸,伺候孩子吃饭、上学,给父亲穿衣、换纸尿裤,洗脸、洗手、刮胡子,一点一点喂母亲流食,无数次为父亲捶背、扶其躺坐,抓时间挤时间买菜、买药,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多。十几年如一日,李红梅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的命运。
你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儿,在灾难接连袭击这个风雨飘摇之家时,你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的整个命运。人们想象得到,十几年过来,你用艰辛填满了几千个日日夜夜,你的孝心体现在照顾母亲和继父的每个细节中。毫无疑问,你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灵。赵家和李家都为有你这样的好女儿而骄傲!
第二位:为四叔养老送终的好侄子—赵北森
赵北森,兴城镇城西峪村人。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深受父辈们“仁爱、孝道”文化的熏陶。他四叔终身未婚,他们全家视四叔如父,时刻记得四叔帮他家渡过难关的好处,不离不弃二十年。在四叔罹患癌症时,他竭尽全力为老人寻医问药,端屎端尿照顾在病床前,直至为老人送终。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图得是啥?他说:我只为了父亲的殷切嘱托,为了我心中那份不变的承诺!
不离不弃,尽义尽情。你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是你践行那份承诺,为四叔遮风挡雨,让四叔有了一个温暖的家,给了他一个幸福的晚年。是你的孝行,让四叔非常有尊严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你是四叔的骄傲,你更是家族的榜样。
第三位:无怨无悔照料卧床父母的好夫妻——赵振利、汤春香
赵振利、汤春香是兴城镇三村老干部赵玉堂的儿子和儿媳。他俩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生活20多年。老母亲患重病卧床,汤春香毅然辞去正式工作,照顾老人七年,后三年老母亲大小便失禁,每天需要一口口喂三顿饭,每天一大盆衣物和褥垫需用手一把把搓,大冬天在院子里一洗就是半天,手冻得通红,她毫无怨言。前几年,80多岁的老父亲又患重病卧床三年之久,夫妻俩把老人的病床搬进了自己的卧室,夜间共同照顾,白天振利出车,春香自己照顾,每天为老人打磨营养餐,清洗输尿管,为老人擦拭身体,老人便秘,春香就用筷子一点点往外掏。老人家躺了三年,身上没生一点褥疮。他们的孝行,感人至深。
孔子提倡孝道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以最诚敬的心情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时以最忧虑的心情照料父母;父母过世时以最哀痛的心情来料理后事;举行祭祀时以最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孝心,发自内心,你们的孝道,贯穿了七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分分秒秒,所以你们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人们的敬意!
第四位:任劳任怨担起家中重担的好儿子——赵海阔
赵海阔,是兴城镇红石峪村赵志田老人的三儿子。他家弟兄五人,大哥在台头村照顾舅父,二哥弱智,四弟五弟长期在外。老父亲今年78岁,患有严重心脏病,老母亲75岁,患有膝盖增生,行动不便。一家三个病号,这沉重的担子赵海阔都主动地承担起来。父亲近两年多次住院,陪床的事基本都是海阔承包。虽说是弟兄多,可海阔从不与兄弟们攀比,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二老和哥哥,同时也帮助老人处理着家里家外的来往应酬。可以说,赵海阔只身默默扛起了家庭的大梁。
你的肩膀不比别人宽,可你的胸怀却比大海阔;你的身子骨不比别人的壮,你却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你不愧是赵氏家族中勇于担当的铮铮铁汉!你的孝行是我们赵氏族人心中的骄傲!
第五位:精心照顾患病二老的好儿子——赵英波
赵英波,是兴城镇大黑汀村人,今年35岁。他全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是个肩上负担较重的赵家小晚辈。父亲患有脑血栓,常年瘫痪在炕。平时,赵英波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因住院花费以及后期药费开支过大,父亲上火发愁时,赵英波耐心解劝他放宽心好好养病。母亲见他年纪轻轻就担负了如此沉重的家庭重担,心中忧虑过度患了乳腺癌,英波小两口更是加倍精心照顾。他们的孝行受到了邻里街坊们的好评。
你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大梁,你不忘生养之恩,你有羊羔跪乳之情。你不忘哺育之恩,你有乌鸦反哺之义。你是遵守孝道的好儿子!你是我们家族年轻人的榜样!
第六位孝星:用真情照顾残疾公公的“好儿媳”——刘振华
这位大姐叫刘振华,是尹庄乡新赵庄村赵树国的妻子。说起这位八零后年轻人,全村人无不夸奖她是个“孝媳、贤妻、良母”。婆婆去世,留下患有腿疾的老公公。多年来,每天早上,她都是先服侍老人起床,帮老人洗脸穿衣,照顾老人吃完饭后,自己才坐下来吃饭。老人的棉衣和被褥,她总是打理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丝异味;老人身体不好,常常会发脾气,她就像哄孩子一样逗老人开心;平时还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有什么新鲜的好吃的饭菜,总是让公公先吃,剩下才给孩子。她的孝行人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都夸老人家有福气,娶了个好儿媳妇!
你不是女儿,可你胜过女儿。你以媳妇的身份演绎着胜似女儿般的真情。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在你点点滴滴的孝行中,我们看见了一个好儿媳的善心、爱心和良心。人生有限,孝心无价!
第七位:无微不至照顾患病公公的好儿媳——赵志霞
赵志霞是尹庄乡新赵庄村赵志荣的妻子。家有公婆和一双儿女。前几年,公公突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老婆婆身体不好,照顾公公的担子就落在了赵志霞肩上。为了让老人们吃好,穿好,住好,她想方设法为老人们调剂生活,嘘寒问暖。老公公大小便失禁,大便拉在裤子里是经常的事,她总是二话不说,立刻为老人换下清洗。夜里还常去老人屋里为公公换尿湿了的褥子,让老人睡得舒适一些。老公公很是过意不去。可她说:“爸,你别多想,我们谁都不嫌弃你,你跟我亲爸没什么两样,照顾你、孝敬你,都是应该的。”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可以说,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大德。你用自己的孝行,让老人无虑,令丈夫安心,使家庭和睦。你付出的艰辛,无法用数字计量。你得到的回报,是一份心安理得!
第八位:照顾聋哑婆婆的好脾气媳妇——马瑞敏
马瑞敏,是东莲花院乡西莲花院村赵堃宇的爱人。她长年精心地照顾着80多岁的聋哑婆婆,无怨无悔。可以想象,与聋哑人交流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何况是成年累月,然而她用人间大爱度过了这道难关。她为老人洗涮内外衣服,哄老人洗澡,一日三餐调着花样为老人送上可口的饭菜。老人有病时,更是日夜守在身旁悉心照料。自她走进这个家庭,夫妻、孩子以及妯娌之间从未红过脸生过气,使这个大家庭成为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和睦之家。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人类品德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美德。你,拥有这一美德,并以自己的孝行让这个美德发扬光大。你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十几年不改初衷。赵氏家族为有你这样的好媳妇感到欣慰,更感到骄傲,你是赵氏家族晚辈中遵守孝道的优秀典范。
第九位:勇于担当的“老大家”——徐秋霞
徐秋霞,是东花院乡西莲花院村赵凤东的大儿媳。赵家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在农村,给三个儿子盖房娶媳妇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而赵凤东老两口却大病在身,无力承担。徐秋霞过门后,成了这家的“老大家”,她是个贤妻良嫂,顾大局,识大体,照顾老人,不攀不比,老人有要求,都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对待小叔子们,她分家不分心,将父母的责任都担在了自己肩上。老二盖房,说媳妇,她都鼎力相助,出钱出力,毫无怨言。她说还要为老三的事操心。徐秋霞的事,在村里传为美谈,她勇于为老人分担责任,更是被人们所称赞。
替老人分忧,这是善良的孝行,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因为你的孝心,这个家里传承了好的家风,有了孝悌的温暖;因为你的胸怀,这个家成了兄弟们遮风挡雨的港湾。你的情意,比天高,似海深。
第十位:帮婆婆恢复健康的“功臣”——徐云侠
徐云侠,是东莲花院乡西莲花院村赵凤刚的媳妇。徐云侠有个8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婆婆。前些年,老人家多次患重病住院。最后一次出院后,在徐云侠和爱人的精心照顾下,老太太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而且越来越精神。村里人说,要说老太太越活越精神,凤刚那口子功劳最大,要不是她像亲闺女那样忙前忙后照顾着,老太太早就不在了。
你做得事,称不上惊天动地,更算不得轰轰烈烈,可你的孝行却点燃了老人生命之火,她舍不得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舍不得离开这个和谐的社会,更是舍不得离开你们这样的孝顺儿女,于是,她向仙界借来了20年,她要做赵氏家族最幸福的百岁老人!
第十一位:赵氏家族中的优秀媳妇——贾凤琴
贾凤琴是洒河桥镇大河山村赵瑞宽的老伴,今年64岁。她十几年如一日,照顾丈夫,教育儿子,赡养公婆的行为被大河山村乡亲所称赞。十年前赵瑞宽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卧病在床的丈夫,她拖着自己多病的身体到处求医问药,日夜照顾操劳,自己省吃俭用,变着花样给丈夫做可口的饭菜,在她精心照料下,丈夫如今能自己用拐杖出去散步,生活基本能够自理。除此外,她还和其他几位兄弟比着劲地照顾婆婆。她的孝心和爱心,给儿孙们做出了榜样。
你身兼儿媳、妻子、母亲、奶奶多重角色,在每一个角色中,你都是最合格的“演员”。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中国妇女勤俭、贤惠、温柔和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在你的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因为有了你,这个家庭变得美丽而温馨,因为有了你,这个家庭充满了爱和坚强。我们为赵氏家族中优秀的你,点赞!
第十二位:和睦家庭的“凝结剂”——周淑文
周淑文,是洒河桥镇大河山村赵恩国的妻子,今年51岁。全家四口人,上有81岁的婆婆,下有上学的儿子。她嫁到大河山村,二十七年如一日孝敬公婆,温暖家人,和睦邻里,有口皆碑。老婆婆岁数大了,爱唠叨,她总是笑脸回应,从不惹老人生气。有好吃好喝,也是先尽着婆婆。婆婆生病,更是忙前忙后寻医问药。在周淑文的细心照料下,婆婆精神状况极好,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逢人便夸儿媳的好处。丈夫的三姐嫁在本村,一直体弱多病,三姐夫也患心脏病多年,她将三姐一家的大事小情放在心里,张张罗罗,出钱出力。三姐一家很是感激这个娘家的好弟媳妇。
一个好儿媳是和睦家庭的“凝合剂”,你以孝道之心赢得了家人们对你的尊重;你几十年的真情付出,筑成了幸福和睦家庭的基石。你关心帮助三姐一家,为公婆分忧,也是孝心的体现。家和万事兴,相信你的优良品德将在这个家庭中世代相传。
第十三位:为老人提供舒适条件的好儿媳——田志平
田志平,是洒河桥镇安家峪村赵明强的妻子。她虽说是个80后的年轻媳妇,却懂得婆婆守寡不容易,事事和婆婆商量,顺着老人的意思,不仅从经济上供养充足,在生活上也悉心照顾,千方百计让老人开心,创造了和睦的家庭氛围。她敬老爱老的孝行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颂。
中华民族的孝道观念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创造了“孝”这个字。现如今,孝道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敬老养老的家庭环境,需要年轻一代去努力营造。你和爱人做到了从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去关怀老人,实在是难能可贵。在你们身上,大家看到了赵氏孝道家风的弘扬和传承。
第十四位:养亲、敬亲、尊亲的楷模——李海燕
李海燕是洒河桥镇大沟村赵海义的妻子。她牢记公公去世前,拉着婆婆手放在她手中的最后嘱托,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婆婆,视其为亲生母亲,孝敬有加,从未红脸闹过意见。平日生活中,经常为老人端洗脚水,年年为老人做定期体检。老人身体稍感不适,医院医治,为老人购买保健品进行补养。在她的照顾下,老人患脑血栓病迅速康复,未留下后遗症。李海燕多年来不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却经常给婆婆买新衣新鞋。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学会了对奶奶尊敬和照顾。李海燕不光对家人如此,邻里之间也经常互帮互助,村里修公路占用了她家承包地,她未向村里提出过任何补偿。
一份承诺,你信守了十几年,一份真情,你延续了两代人。老人是不幸的,因为老伴半路撒手人寰。可老人又是有幸的,因为她有你这样如亲生女儿的好儿媳。你无愧于赵氏孝道楷模的称号。
第十五位:将婆母视为亲生母亲照顾的好儿媳——王月荣
王月荣,是洒河桥镇牛店子村赵井相的妻子。王月荣的亲生母亲在她十八岁时去世,进入赵家后,她视婆母为亲娘。20多年来,伺奉公婆任劳任怨。在婆母患重病不能行动时,她寝食不安,精心照料。在家中条件困难时,也尽可能地为老人买些吃的和穿的。有时,老人不好好吃饭,就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她吃,吃完推着去外面看风景。她无怨无悔地伺候婆母,将这种尽孝作为一种享受。孩子们也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孝道,主动帮妈妈承担家务。
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媳妇,你的家庭由于你的言行,成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孝道家庭。著名作家冰心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和十分之七的美。你毫无疑问是冰心笔下那个最真、最善和最美的女人!
源自:迁西县赵氏宗亲联谊会
支持“栗花”,请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