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脑梗塞,现在人都不陌生,因为以脑梗塞为主的脑卒中(脑中风)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成人致死率第一的非传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现了头晕、口角不由自主地流涎、口角歪斜、说话说不清楚、偏瘫(半身不遂)、看东西视野缺失,或者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那就很可能是脑梗塞,一旦发病不要犹豫,要立即就医,千万别说在家观察观察再说!
预防脑梗塞要抓住元凶
从现代医学来说,脑梗塞的元凶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等心脏病、肥胖、运动不足、吸烟等8个,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则包括年老体衰、饮食不节、情志过极3个:
1.年老气虚
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人体衰老的时间点:“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也就是说,人年过四十以后,身体就开始衰弱,阴气开始亏虚。而中医认为,气是推动人体气血运行的动力,气虚,气血就容易瘀滞,而形成血栓,瘀阻脑络。
2.饮食不节
所谓饮食不节,主要是指爱吃辛辣重口味食物,爱吃脂肪多的食物,由此导致脾胃运化负担加重,导致脾胃亏虚,进而引发痰湿内生。痰湿生成后,就会成为有形邪气,阻塞经络,引发气血流通不畅,进而导致痰湿瘀血阻于脑络,脑络不通而形成脑梗塞。
3.情志过极
现代人普遍压力较大,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学习上,都会有很多不如意,从而导致肝气郁滞,肝郁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顺畅。再加上肝郁日久,酿生肝火,肝火上亢,气血涌动,瘀阻脑络,从而引发脑梗。
中医分5个类型辨证治脑梗
1.痰瘀阻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头运动不灵活,说话言语不清楚,半身麻木感觉不灵,头晕目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处方用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加减,使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熟地、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人参、竹茹等。
2.肝阳上扰型
症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头运动不灵活,说话言语不清楚,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小便黄大便干。
治疗原则:平肝熄风,补益肝肾。
处方用药:天麻钩藤饮加减,使用药物如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等。
3.痰热腑实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头运动不灵活,说话言语不清楚,偏身麻木,腹胀、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治疗原则:通腑化痰。
处方用药:大承气汤加味,使用药物如芒硝、大黄、枳实、厚朴等。
4.气虚血瘀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舌头运动不灵活,说话言语不清楚,偏身麻木,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大便溏稀不成形,手足肿胀。
治疗原则: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处方用药:补阳还五汤加减,使用药物如黄芪、地龙、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
5.肝肾阴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头运动不灵活,说话言语不清楚,,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治疗原则: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处方用药:镇肝熄风汤加减,使用药物如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等。
需要注意的是,脑梗一旦发作,尽早救治是关键,在溶栓、取栓方面,西医的效果更好,最好在发病3医院接受治疗,效果会更好。
预防脑梗塞,要注意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重视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要避免过食肥甘厚味、烟酒及辛辣刺激食品,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避免七情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