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周星驰《少林足球》
周星驰这句电影台词,听起来十分搞笑,但搞笑的是咸鱼,而梦想,常常让人觉得心酸和悲凉。
每个人都有梦想,老人也不例外。
曾经,有两组来自老人的梦想,几乎同一时间被放入公众的视野。
一组老人的梦想显得有些胆怯。他们想要电视,却没听过液晶和LED;最宏大的愿望,不过是拥有一辆三轮车,能让腿脚不灵便的自己离开福利院,“出去转转”。
相比之下,另一组老人的梦想要盛大得多。在养老院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一位退休公交车司机提出,大家应该组队参加天津举行的一场选秀节目。为此,他们排好节目,偷偷溜出养老院,开着报废的公交车,豪情万丈地欢呼着,奔驰在草原蜿蜒的公路上。
迥异的梦想来自两个不同的老人群体。前者是一群农村的孤寡老人,住在山东一家普通的福利院里,被记录在清华大学洪房英的毕业作品中;后者则是一群虚构的人物,生活在张扬导演的电影《飞越老人院》里。
01
梦想很励志,现实很荒芜
那是一段苍老而动人的旅途。破旧的大巴车行驶在公路上,金色的牧草、旋转的风车、疾驰的骏马在两侧不断后退,轻快的音乐中,老人们在车里大笑、欢呼、放声歌唱……
但这只是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大多时候,老人们的生活沉闷而枯燥。电影里,老人们每天也重复着相同又毫无希望的生活:扶着铁架练习走路,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瞌睡,按时吞下一把花花绿绿的药片,或者,自己给自己打针。
他们的皮肤干瘪,布满一条一条的纹路,就像晒干的橘子皮;他们双手颤抖,喝水的时候,水会从杯口漏出来,沾到衣服的领口和前襟。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双手搭着拐杖,昏昏欲睡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时光。
“我在这儿干嘛呢,不明摆着是等死吗?”老周说。他由73岁的演员吴天明扮演,是电影的“男二号”。
75岁的“男一号”老葛甚至经历过更加绝望的时刻。在进入老人院的第二个晚上,他大便失禁,弄脏了床单。手忙脚乱地用卫生纸擦掉身上的污物之后,他抱着床单被罩悄悄跑进洗手间里清洗。最后,情绪崩溃的老人靠在洗手池的镜子上,压抑地哭了起来,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缓缓流淌下来。
这部溢出辛酸、也充盈着梦想的电影,被张扬定义为“老年励志片”。但现实生活远比电影更残酷。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张扬曾经领着剧组,在天津一家养老院里做了两个多月的记录。这些日复一日、毫无变化的生活,正是他所观察到的真实场景。在那里,很多老人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几个小时都不说话、没有表情动作,连目光都是呆呆的,汇聚在墙壁上某处。
他甚至还拍到了一位老人的死亡。她挣扎着,维持沉重的呼吸,随后被救护车带走,再也没有回来。直到最后,子女也没有出现在她的身旁。虽然张扬早已意识到,养老院会是一个“落幕”的地方,但眼前的场景仍然让他受到震撼。
02
福利院,还是等死院?
相比之下,20岁出头的房洪英则在家乡的福利院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刚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时候,她曾无意间见过家乡福利院的老人们,并且在那些老人的眼神和皱纹里“读到了心酸的感觉”。这一次,她希望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把这些老人的人生和梦想,写成一本书。
两个月的采访中,她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位已经瘫痪的老人,每天窝在床上,死死盯着对面一个不断跳动的电子表——那是这个弥漫着霉味的房间里,唯一会动的东西。
老人的生命曾经充满希望。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到处跑着做小买卖,“一个轮、两个轮、三个轮的车都骑过”;现在老了,他住进福利院,又摔坏了腿,却仍然希望能骑上“更高级”的电动三轮车。尽管,他和在超市打工的养女,谁也负担不起这笔开销。
在瘫痪之前,他还时常说笑,努力锻炼身体,并且嘱咐房洪英多给自己拍两张照片。可几个月后,病情恶化,老人也整个儿“垮”了。他不再梦想从没骑过的三轮电动车,也不再愿意面对镜头。
“要死的人,不要拍了,浪费电。”老人说。这种绝望的气息往往会传染给其他人。
另一位老人说,这里名义上叫福利院,但外面的人却称它为“宰杀厂”。至于老人们自己对这里的称呼,则是“等死院”。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无子无女的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困窘,一场疾病就可能给生命画上终止符。
03
托老所,另一个天堂
然而,不管现实如何残酷,梦想和希望还是要有的。相比张扬和洪房英镜头下的压抑,侨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似乎充满阳光。
这里座落在深圳福田区侨香社区,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在两旁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有些不起眼。正因如此,安静雅致、温馨舒适的环境,让这里成为社区老人的休闲最佳去处。
未进其门,先闻其声。走上三楼,走在走廊上,尽管关着门,依然可听见从中透出的乐声。原来,老人们正在排练文艺节目,有的唱歌,有的拉琴,有的打鼓....
此外,也有无声的对弈与独处——这天上午,这里举办的象棋友谊赛进入四强对决,四位老人专注地、安静地,在棋牌室进行高手过招。而在书法室,桌子上、墙面上,眼眼都是书画,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走入其间,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挥毫。
今年71岁的蒋叔叔,头发已经发白,但脸色依然红润,精神矍铄。每天,他都会来到这里,打发一天的时光。
蒋叔叔曾是一位公务员,退休后从武汉来到深圳,跟女儿生活在一起。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书画,篆体、隶书、行书、国画等信手拈来,不在话下。平时,他总喜欢呆在书法室,舞文弄墨,如果有人想学书法,他会非常热心、免费地教和讲解。
因为这份爱好,蒋叔叔的内心十分充盈,并且在教课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过得舒心快乐,让子女可以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在这里,我觉得很安稳,把自己照顾好,不为女儿添麻烦,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一句平淡的话语,一个微不足道的梦想,却是一个老人最真实的心声。
这里不仅有书画室、棋牌室、京剧室、器乐室,还有同乐园、阅览室、熏蒸室、中医馆等,读书写字、唱歌跳舞、手工制作、康复训练……丰富多彩的活动任由老人选择。
76岁的老人赵爷爷说,他的两个儿子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多年。以前,他总是一个人在家,“一天下来没人说句话,只能整天看电视”。现在,每天他都来“托老所”报到,“许多老伙伴在一起聊天活动,生活丰富多了”。
4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
据侨香老年人日照中心负责人介绍,这里采用PPP模式运营,由幸福世家负责运营、管理和服务,以“替政府分忧,为儿女尽孝”作为运营出发点,以“幸福、至孝、为善”为企业文化,引领老人幸福生活。
随着老人需求的多样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也在不断地完善,这些变化将改变单一的居家养老方式,为社区老年人就近学习、娱乐、健身提供方便,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
赞赏
长按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白殿疯是遗传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