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痤疮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80082.html雨水接连来袭
福州天气闷热潮湿
不少市民担心湿气入体
专家表示,夏季确实是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特别是在福州,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表现为容易疲劳、汗多、头重、四肢乏力、皮肤瘙痒、湿疹、腹胀等。
长夏时节、热蒸水腾、潮湿充斥,如何自查是否湿气重?如何在湿热的夏季与邪湿抗争?又有哪些祛湿误区需要注意?我们特地请教了专家。
???
医生名片
医院传统中医内科林国清医生
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为福建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继承人,师承李学麟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病、中医体质调理。
男子湿气过重
近日,一名45岁男子因为下身瘙痒难耐,而且抓挠之后流黄水,到医院传统中医内科看病。
传统内科科副主任林医生为他检查之后,发现他舌苔偏黄、厚腻,而且平时有大便粘腻、口臭的情况,是典型的“湿气过重”。
于是给他开了祛湿方子: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黄柏,赤小豆、茯苓等治湿热之气。
慢慢的,男子的湿疹就消失了。
“湿气”是啥?从何而起?
那么,“湿气”究竟为何物,从何而起?
林医生介绍,湿气是中医理论概念,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通过饮食、起居可以都湿气进行调节。
他介绍,入夏以来,医院里像上述男子一样的病例多了许多。这除了与福州地处沿海、湿气重的环境,以及个人体质有关系外,和如今很多人生活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夜宵、喝酒有关。
“虽然不能快速致病,但湿气长期在体内堆积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林医生介绍,湿气分为湿热和寒湿。
湿热和寒湿的表现症状
湿热表现为:
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中黏腻、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原因:
多由外感湿热之邪、喜食油腻辛辣食物、过度饮酒所致。
寒湿表现为: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原因:
“寒湿多因淋雨涉水,居住潮湿,气候阴雨,或过食生冷瓜果、喜食肥甘厚味所致。”林医生因此提醒,福州夏季雨水多,潮湿雨天应减少外出,特别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比起寒湿,福州人更需要注意的是湿热,门诊中湿热的病人占大多数。”林医生提醒。
自我检查
出现这些信号,说明你太湿了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湿气太重,林医生给了几个建议。
1
看舌头
首先就是自查舌苔。如果舌苔颜色发白且厚,说明体内寒湿。如果舌头黄腻,说明是湿热作祟。此外,如果有口臭,更能证实此证。
2
看马桶
“上完‘大号’,如果一直冲水都冲不干净,还有大便黏在马桶上,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林医生说,湿气有黏腻的特征。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3
看食欲
如果到了吃饭时间经常觉得没有胃口,觉得胸闷腹胀,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
4
看精神
如果怎么睡都觉得疲劳,打不起精神来,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也可以怀疑是湿气重。
如何祛湿
暑热天可用薏米等煮粥食用
如何在湿热的夏季与邪湿抗争,林医生表示,食疗也有不俗的祛湿效果。
建议常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当出现舌苔厚腻、脉濡滑、四肢沉重、嗜睡等症状时,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以抵御湿热的侵袭。
要懂得“避外湿”,潮湿天气关好门窗,出门避免去湿气浓重的地方游玩,不要涉水着凉,以防外湿入侵肌表进而在体内形成湿邪。
适当运动可祛湿。湿热体质者适合做强度大、运动量大的训练,如中长跑、爬山、游水、各种球类、功夫等,能够耗费体内剩余的热量,分泌剩余的水分,到达清热除湿的意图。
祛湿误区
混淆“湿热”和“寒湿”
平日接触病人时,林医生发现,最大的祛湿误区就是患者混淆了“湿热”和“寒湿”。
“经常有病人说自己上火了,天天喝凉茶,可是非但没用,症状更重了。”林医生说,这很多是因为,湿寒体质的人以为自己是湿热体质,就喝凉茶或吃错药。
林医生因此建议,市民如果分辨不清自己的体质,应该请医生来辨别。
福州晚报记者陈丹
新媒体编辑魏旸艳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福州晚报新媒体部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许你还想看这些
开渔啦!福州迎来海鲜季!价格实惠品种多,收下这份挑海鲜最全攻略!
福州7岁女童突然大小便失禁,病根竟是弟弟?!医生说……
快讯!福清发布楼市限售令: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产权证未满两年不得上市交易
11号台风“尼格”今早生成!未来几天福州天气是这样的
好消息!福州人最快本月中下旬,就能在家门口接种宫颈癌疫苗了!有需要可以去登记
福州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1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