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失禁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个人尊严、情绪的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中老年女性粪失禁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原因多与阴道分娩及产伤相关。其实女性的孕产过程中每一个时期以及细节,都需要产妇和家人细致入微的体贴与关怀,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遗留一些疾病。
产后粪失禁,由于产后常规复查只重视明显的损伤,忽略潜在的或隐性损伤,留下很多隐患,特别是隐性损伤发生得十分隐匿,不容易引起重视,随女性年龄的增长症状才会慢慢出现并悄悄地加重。
机理
正常情况下控制排便的肌肉主要包括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将直肠肛门角度维持在90°并协同肛门内外括约肌提供持续的肌肉张力。当粪便到达直肠时,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允许粪便通过直肠到达肛门。此时肛门外括约肌成为维持肛门关闭并控便的主要肌肉。如果此时不适合排便,肛门外扩约肌收缩并引起内括约肌收缩,促使粪便返回直肠。研究显示约35%初产妇的生产过程会导致超声可见的肛门括约肌损伤,尽管大多数并无症状。但对于女性来说,这是导致控便机制破坏的主要原因。
类型
粪失禁症状往往表现为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急迫性粪失禁、被动粪失禁及粪渗漏。
急迫性粪失禁:是指患者有便意后不能自我控制至到达卫生间而发生不自主的粪漏。
被动粪失禁:是指无法意识到的气体或固体的粪便溢出。
粪漏:是指在正常的排空肠道之后发生的粪便漏出,通常表现为内衣裤的粪染。
原因
产后粪失禁的发生是由于正常分娩过程中胎儿经阴道娩出,如患儿过大、多胎或者患者本身阴道发生过裂伤等,造成会阴的裂伤,包括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断裂,如断裂严重甚至可能延伸至直肠壁。在裂伤的同时,还可能引发阴部神经丛的部分牵拉、缺氧和受损。会阴裂伤一般发生于第二产程,但并非所有患者分娩时都可被察觉撕裂伤,因而一些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缝合和治疗,进而慢慢地产生粪失禁这一疾病。
预防
对于女性产后粪失禁患者不仅要做好治疗与护理,有效的预防对于减少临床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分娩前医患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正确的分娩过程及要求,包括宫颈扩张期、胎儿娩出期、胎盘娩出期三个产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学会在宫缩时进行深呼吸动作以缓解疼痛与不适,产妇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学会运用腹压屏气用力的技巧,以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伤,还要充分了解产伤的主要表现与产后自我感受,分娩全过程积极配合医务人员。
(2)分娩后,医务人员应及时和仔细的检查患者的会阴部,一旦发现裂伤,要及时进行对合缝齐,同时要避免感染,预防陈旧性裂伤。
(3)产妇于产褥期实施会阴肌群的训练,促进骨盆的血液循环,调节局部的肌群张力,以改善阴道松弛等问题,当然要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相关训练可于产后第2天开始实施。
(4)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全面详细的评估筛查,尤其需注意肛门括约肌,肛提肌的损伤情况,如有必要需进行直肠肛管测压、盆底超声检查、盆底肌电图准确评估损伤位置及程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赞赏
长按济南白癜风医院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