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存钱这件事,是会上瘾的


前不久,我又给自己偷偷存了份养老金。

这几天忙碌之余,捋了一下自己的保单。感叹,养老金阵营里,又添了一员猛将。有了它之后,意味着,我又多了一笔,老了可以可劲儿造的养老钱。我给30岁的自己,存了一笔「金生有约」

每年交3万1的保费,交20年

然后从60岁开始,我每年可以领7万2

假如我活到80岁,我总共可以领到.2w

假如我活到90岁,我总共可以领到.2w

假如我活到岁,我总共可以领到.5w

而实际上,我只交了63.6w的保费。

明眼人自然能看明白,这个养老金就像滔滔不绝的流水。你如果活得越长,就领得越多。甚至为了实现领得越多的目标,我还发起了「百岁人生」计划。动员我身边的朋友,学习和掌握一门运动,比如网球、乒乓球,坚持规律的作息,和膳食营养结构。这样大家一起努力朝着百岁的目标去活,也奔着能领更多的养老金。但也有不少朋友,看完我的操作之后,表示不理解。说:“为什么要60岁才能领,能不能更早?”“每年只能领6万,会不会太少了,那会儿还顶用么?”“万一我存的过程,存不下来了要中断应该怎么办?”所以我今天准备揉碎了、掰开了来跟大家聊一聊。首先,理解任何一件事情本质,是先去问「Why」而不是「What」or「How」因为只有你搞明白了「Why」,才可能理解清楚本质。其余的,都是迎刃而解的事情。我为什么要买养老金,而且还买了很多?

1、

因为生老病死,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疾病的风险,我很早就规划好了重疾、医疗保险。

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添砖加瓦,毕竟健康类保险的地基,已经搭建好了。

后续的,只需要根据家庭成员的变化和收入的增加动态配置就好。

而生而为人,除了怕病了没钱治,更怕活着没钱花

因为30几岁,出门遍地是机会,年富力强,身强力壮。

一定不能理解,老了之后「不能、不行、不可以」是什么感觉。

哪怕是有儿女,假如你有这样一份跟你生命等长的养老金。

只有你好好活着,每年才可以固定打来养老钱。

就好比手握紧箍咒,不管孩子孝不孝顺,你都还是有退路的。

但如果你没有,只能靠儿女。

就可能会出现很多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比如在「比变老可怕的事...」聊到的,男子竟因为母亲大小便失禁而活埋老母亲。

2、

不存钱,就花掉了。甚至到头来,花到哪里了,你都想不起来。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阻碍他们为自己存下一笔巨额养老金的,不是投资决策失误。更多的就是败给了「买买买」和无尽的消费透支。一年给自己存3万块钱难吗?平均下来一个月相当于就2千来块钱。对于大部分30来岁,年收入40万以上的个人和家庭来说。其实也许是都可以做到,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很多朋友,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反而可能一个双十一,就把好几个月的养老钱都花没了。

3、

你的赚钱能力,就像你的体力一样。

会先越来越强,再越来越弱。

也许在你四十来岁达到顶峰,然后慢慢开始走下坡路。

你如果不趁着在自己最能赚钱的时候,多为自己攒钱。

难道是等到后面不能挣那么多了,但是还有固定开销的时候,才想着给自己攒养老钱么?

就像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投资、理财知识一样。

存钱给自己、伴侣、父母和孩子,也是一定要做,并且趁早做的事情。

投资决策,受决策能力、市场行情影响,可能有人赚、有人亏,亏得比赚得多。

但是存钱,只要你在存,不论你能力怎么样,你只会越存越多。

当然,同样是存钱,有些渠道是不保证本金安全的,并且收益随利率波动。

比如银行理财、比如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渠道,是可以既保证本金安全,也能够锁定一个终身较高的复利收益的。

比如固定收益类的年金保险、增额终身寿险。

4、

这几天,延迟退休的新闻有上热搜了。有心的朋友找过来咨询,买了这款产品。也有一些心大的朋友,觉得退休的事跟现在的自己没有关系,放心地火拼双十一。有心的这一类朋友,跟我自己想的比较类似。提前为自己存养老金,是为了有条件和资本在40几岁就可以退休。光靠自己给自己存的养老金不工作,也足以保证生活。舒适、体面、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然而,如果什么也不做。未来面临的,可能要么是需要工作到很老了,才可以退休领到养老金;也可能养老金根本不够用,还要被迫继续出去打工赚钱养活自己。这些并不是天方夜谭。如果去过日本旅游,80几岁还在赚钱养活自己的老人,比比皆是。最后,补充说一句。对于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如果你的健康条件允许,能买上保险,首先需要保证自己健康保险是配足。再来考虑和规划养老保险。这「金生有约」款产品人性化的地方在于。它是一款绝大多家庭和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养老金,而且没有健康告知。你如果条件允许想多领钱,那就多存一点,比如年存10万、20万。你如果是工薪想存钱但拿不出来那么多,也没有关系,一年存个2、3万,也是可以的。30几岁的,可以拉长交费期20年;40几岁的,可以适当缩短一些。总之,这是一款对于有养老需求和养老规划能力的朋友来说,老少皆宜的产品。挑不出来啥毛病。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

点个在看再走哦~

今天周四,有个好心情

更多保险干货和案例知识,讲给你听~

推荐阅读:中荷金生有约养老年金怎么样?亿社保基金缺口背后,靠什么来养老?重疾新规落地,我该现在买保险吗?小番茄kr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64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