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张志明急性脑梗塞案


9

急性脑梗塞案

提要:

意识不清13小时。西医诊断:急性脑梗塞,中医诊断:中风,证属风痰瘀阻、内闭外脱。治以涤痰汤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桃红活血化瘀,参附回阳固脱,谨守病机,随证加减,旬日即愈。

患者马某,男,51岁,刘庄店镇洼张庄行政村马桥村村民。

初诊(年8月10日):家属诉患者在郑州至乌鲁木齐列车上突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时有抽搐,13小时后由送入我院急诊科,入科时患者意识不清、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疼痛刺激肢体屈曲、二便失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1.急性脑梗塞,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给予甘露醇脱水,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次日患者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遂请余诊治。诊见:神昏、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手足不温、二便失禁,舌淡紫,苔白厚,脉弦滑。病为“中风”,证属“风痰瘀阻、内闭外脱”,治宜平肝熄风,豁痰开窍,化痰通络,回阳固脱。先以苏合香丸2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合参附汤加减。

法半夏15g,橘红10g,茯苓12g,枳实15g,竹茹12g,石菖蒲12g,郁金10g,天麻12g,钩藤15g,炒白术15g,桃仁12g,红花10g,川牛膝15g,制附片10g,红参10g(另炖),甘草6g。

3剂,水煎分服,1日1剂。

二诊(年8月14日):服药后二便失禁已愈,余症略好转,舌脉同前。元气渐复,风痰未熄。前方制附片减至6g、红参减至6g,加僵蚕、全蝎各6g(分冲)息风止痉。继服3剂。

三诊(年8月18日):药后神清,抽搐大减,疲乏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滑。肝风渐息,脏气未复,脾虚湿盛,以香砂六君子汤和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化湿、熄风止痉。

法半夏15g,炒白术30g,炒苍术12g,陈皮12g,茯苓30g,石菖蒲10g,红参6g,天麻12g,木香6g,砂仁6g,甘草6g。

7剂,水煎服,1日1剂。

药后诸症均愈。

按语:本案患者肝阳素旺,年过四旬,气衰之际,烦劳过度,真气耗散,下元亏虚,脾运失司,痰湿内生,土壅木郁,肝阳鸱张,阳化风动,夹痰上蒙清窍,突发中风,正如《景岳全书·非风》云:“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则见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痰湿阻滞阳气,虚阳外脱则见手足不温、二便失禁。《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可见风痰上蒙,必致血逆上行,瘀阻清窍。治当平肝熄风,豁痰开窍,化瘀通络,回阳固脱。先以苏合香丸灌服开窍醒神,继用涤痰汤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桃仁、红花、川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参附回阳固脱,谨守病机,随证加减,风痰得熄,元气渐复,旬日而愈。

名家风采

本文视频来源于人民网侵删!

张志明,男,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首届医师奖获得者、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任甘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医保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急诊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玉树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先进个人”和“甘肃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三等奖各一项。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临床擅长治疗各科疑难重症。

本文由原作者授权,转载于《甘肃省名中医医案精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处方仅供参考,非专业人士指导不能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64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