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中医治疗疾病的地方!
中医经典病房集临床、养生、保健、康复、预防于一体,中医特色鲜明,设有经典扶正病房、经典扶阳病房和中医重症病房三部分,中医文化氛围浓厚,“处处见得中医的形,时时闻得中医的味”。特聘请国医大师李佃贵为中医经典病房名誉主任、会诊专家,拥有医务人员20人,均经过省市名中医带教指导。充分发挥中医经典理论和名老中医经验,制定“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高端养生模式,推出辨证“三伏贴”“三九膏方”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拥有独立的煎药室,可以即时配制中药,极大的方便了患者。
“便秘”
是一种
不能用言语形容的痛
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理活动
却变成了一种无形的
心理负担
折磨着许多人
我究竟算不算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
(每周排便<3次),
粪便干硬难下,
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
·哪些人容易得便秘?·
如果患者朋友合并以下疾病,就很容易出现便秘,例如:结直肠肿瘤、肠腔梗阻或狭窄、肛裂、内痔、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等消化系统疾病;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脑卒中、脑肿瘤、自主神经病变、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淀粉样变性等神经系统及肌肉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有些人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有发现以上疾病,但是也出现了便秘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便秘归为功能性,主要包括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阿片剂诱导型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排便推进力不足、不协调性排便)等。
也就是说,便秘既可作为功能性疾病独立存在,也可作为症状见于多种器质性疾病,患者朋友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受诊断与治疗,不要耽误病情。
·越老越容易便秘?·
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为18.1%,一般人群的患病率是8.2%。
年轻人患便秘,有可能是由于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方式如饮水少,运动少,食用物比较精等问题,出现慢性便秘情况。
而老年人便秘的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发表在《胃肠病学》的研究表示,年龄的增加会导致胆碱能功能减弱和升结肠肌肉松弛的发生率上升,因此,便秘的风险将随之增加。
同时,因为老年患者还会伴有多种疾病,比如很多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会伴发一些动力障碍,另外很多老年人服用很多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到胃肠运动,这时候情况就会比较复杂,因此,对老年人来讲慢性便秘就会明显的上升。
此外,对老年人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随着年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慢性便秘老年患者要排除恶性肿瘤引起的便秘,因为这样的便秘实际上是一种器质性便秘。因此,针对老年人便秘的情况要做一些大便潜血检查,必要时做肠镜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排便也有黄金时机·
现代人很多因为工作生活繁忙,常常忽略或错过了人体发出的排便信号,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的排便习惯。
其实,人体对发送排便信号是很傲娇的,正常人一天只有2次左右,一般发生在晨间起床后的体位改变后及进餐后,所以请抓住黄金时机,不要再错过了。
·哪个排便姿势更科学?·
人体有一根U形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而打开肛肠角是排便的关键。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理论上来说排便应该更顺畅。但是,下蹲时间过长,除了容易脚麻之外,还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
如今,坐便器越来越普及,相对于蹲姿,坐姿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时。但是对老人、孕妇来说,换成蹲坑非常不方便。
其实,只要加个凳子就好了。
这样既能达到蹲坑的效果,又保留了马桶的便利和卫生。
排便时还应集中注意力,减少干扰,逐步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排便时请不要再玩手机或看书了!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病名除“便秘”外,尚有“后不利”“大便难”“脾约”“秘结”等病名。“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所以本病病位主要在大肠。
大肠的功能和小肠的功能是相关的,小肠主化解吸收,而大肠是主传导的。一般来说,食物被小肠吸收后,传送到大肠的物质是以水和糟粕为主,同时,还夹杂一些没有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这时,就必须依赖大肠的传导功能。大肠传导的过程,就是要在大肠中进行最后的过滤,把营养物质彻底地吸收和利用,再把糟粕传送到肛门,而后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大肠就像是个车辆调度员一样,管理着车辆运输。因而,大肠就有“传导之官”之称。
·食疗方·
中医认为,便秘分几种,即使是食疗也要符合自己的体质证型,这样才能起到帮助的效果。今天先给其中两种证型的便秘患者推荐食疗方。
1、气滞型便秘:
常见便秘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排便不爽,腹胀或伴腹痛,肠鸣矢气,情绪不畅时加重胸胁痞满,嗳气频作。舌红,苔薄,脉弦。
可用木香槟榔粥
:木香5g,槟榔5g,大米50g
:取木香、槟榔各5g水煎留汁,入大米50g煮粥,粥将熟时加盐适量,温食。
:行气导滞通便。
2、气虚型便秘
常见排便无力,腹中隐隐作痛,喜揉喜按,乏力懒言,食欲不振,舌淡红、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
可选用人参黄芪黑芝麻饮。
:取人参5~10g,黄芪15g,黑芝麻20g。
:黑芝麻磨粉,人参、黄芪水煎留汁,冲服黑芝麻,温食。
:益气润肠通便
注意!
部分刺激性泻药虽起效快、效果好,但长期应用会影响肠道水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吸收,可引起不可逆的肠肌间神经丛损害,甚至导致大肠肌无力、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蒽醌类药物(如大黄、番泻叶等)长期服用还可导致结肠黑变病。所以目前不主张患者长期服用,仅建议短期或间断性服用。
预防便秘
除了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还需要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
适当加强身体锻炼
特别是腹肌的锻炼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专家成员:
孟庆平主任中医师:
李茁壮副主任中医师:
蒋伟文主治中医师:
病区
门诊地点:门诊楼东区一楼室,二楼室
科室宗旨:以精湛的技术为基础,以优质的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医路有你,健康启航!我们是医院呼吸消化肿瘤肝病内科大团队(内七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jb/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