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心情舒畅百病消情绪是治疗疾病的良药


白癜风公益献礼 http://m.39.net/news/a_5478875.html

情绪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人的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除了语言劝导以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调控人的情绪以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五情根源论。

五情根源理论来源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经过后世专家学者的研究发展,其治疗方法和用药思想用于肿瘤多有获益。

首先,人的情感既能治疗疾病,也是某些疾病产生的根源。情感本身会对气的升降浮沉产生影响。《四圣心源·五情缘起》曰:“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事物都是喜欢向上发展的,人的生理也是喜升而恶降的,升为阳,降为阴,故人喜阳恶阴。

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来维持,阳气充足,则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悦;阳气不足,阴气当头,人就萎靡不振。那么人体这一股阳气从哪里来?阳气来源于心。心在五行中属火,主一身之阳气,全身的能量都来自心的宣发。

阳升于心,人则欢喜;阳不达于心,则会出现怒、思、悲、恐四情。《四圣心源·癫狂根源》曰:“气之方升而未升则怒,已升则为喜,气之方降而未降则为悲,已降则为恐”。这里的“气”就是阳气,阳气在人体周流,升于心化为君火。常人六气循环均匀,不偏不倚,心火足而不过旺,故欢喜。

具体来说,肝血温升而上为心火,如果肝气郁结不升,心火无法得到满足就会生怒,这就是“方升而未升则为怒”,关键在于肝郁不升。肝郁不升,肝中的温气容易郁陷发热,因此治疗易怒之症时常用清肝泻火的办法。

此外,还应加上一些疏肝解郁的药物使肝气上达。逍遥散是治疗肝气郁结的名方,其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当归、芍药活血柔肝为臣,白术、茯苓兼补脾阳、助肝阳升达为佐,全方以疏肝为主,兼补脾阳。

肝气上达于心,心得阳为喜,喜能鼓动心火蒸腾。但要注意过喜也会伤阳,心的宣通能力过强则阳气耗散。

心的阳气依靠肺气敛降于下,如果肺气敛降受阻,心的阳气一直飘散,就会产生悲伤的感觉,这就是“气之方降而未降则悲”。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悲伤的情绪中,容易触景生情,严重时甚至会做出一些自残行为。

人依靠心火调控一切生理活动,恐发于心而责之于肾。具体来说,心肾之间水火既济,心位居人体上部而属阳主火,肾位居人体下部而属阴主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得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得心火不亢。如果心肾之间这种动态平衡失调,心火已降而肾水不温(肾水处于病理状态),肾水不温则肝木不升,肝木不升则心火不充、肺气不敛,心火无阳则生恐。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以肾水不温为切入点。

当情绪变化时,人就会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喜、怒、悲、恐是四维升降失序所致,然四维升降失序,中气必定受到影响。土气凝滞,圆运动停滞,而生忧思,所以忧思伴随着喜、怒、悲、恐出现。

五情之间也遵循着五行生克的规律。喜伤心,过喜耗损心的阳气,而恐能胜喜,范进中举就是典型案例;怒伤肝,过怒伤肝而生飨泻,悲能胜怒;思伤脾,见不欲饮食,怒胜思;悲伤肺,见人精神萎靡,连连叹气,喜胜悲;恐伤肾,见人二便失禁,大小便出,思胜恐。

心理性咳嗽

心理性咳嗽的病因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40~45岁以上中年妇女,男性患者较少。其特征是:咳嗽每因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时发作,呈阵发性剧咳,甚则曲背弓腰,胸胁胀痛,小溲小约。惟寐时不咳,睡眠如常。中医学中无此病名,但比照其临床表现与《黄帝内经》中所谓“肝咳”“心咳”有相似之处。如《紊问·咳论》谓:“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对此类咳嗽常用镇肝养心药并辅以心理治疗,现举例如下。

王某,女,45岁,年12月5日初诊。

主诉:常于初冬或早春发生咳嗽,已连发3年,服镇咳、消炎药无效。此次发作近1年未愈,诊见咳嗽阵发,连声不断,甚至面红,腰曲,呛吐出汗。

咽(-),但有异物感,常刺激咳嗽,两肺听诊呼吸音粗糙,末闻哮鸣音、哕音。X线胸透:肺纹理增粗。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夜寐如常,饮食不减。从患者谈吐中,知平素情激易怒,多愁善感,病属肝,波及心肺。析其病机,肝气偏亢,扰其心志(母病及了),逆其肺气(水旺侮金),故咳嗽作,入阴心肝气平则咳嗽止。

本“见咳休治咳”之义,重在治肝,药用生赭石、石决明(均先煎)各30g.钩藤(后下)15g,生白芍15g以镇肝平肝;生甘草15g、淮小麦30g、大枣3枚(即甘麦大枣汤)以定忐缓急;百合20g、生地黄15g(即百合地黄汤)以养心益肺。本方连服5剂,咳减大半,胸胁疼痛亦明显减轻,继服5剂,咳止。嘱患者经常注意调节情志,安定心神,以免再发。

五情既能致病,也能治病。在临床上,肿瘤患者也大多有情感方面的问题,不论是患病前还是患病后。在此分享一个真实的病例。

年夏天,有一个认识多年的肺癌患者来笔者门诊就诊。经过多年的治疗,他的病情已渐趋平稳,但是这一次来就诊他有很明显的咳嗽、胸闷等表现,我心里想:莫非是肿瘤恶变了?但是短短一周,在长期的中药调理下肿瘤应该不会突然增大。

我定了定神,细细询问一番,原来是他认识多年的老友突然因车祸去世,留下还在上学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交情甚好的朋友去世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患者参加完哀悼会回来,或许是想到自己的境遇,他茶饭不思,接着就开始出现咳嗽、胸闷不适,甚至时有心慌、心悸。

我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先让他去做了一个肺部CT,1个小时后他满面笑容地回来了,因为放射科医师告诉他,他的肺部肿瘤和之前相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我看他的情绪好转,这才开始给他把脉开药,患者服药之后效果也很不错!这就是笔者遇到过的一个典型的情绪致病的例子。

“读中医,传薪火”系列丛书

《百世医道——臣字门儿科临床经验集萃》

高军主编

历史传承篇:主要介绍“臣”字门的历史渊源、学术思想以及孙老的从医经历,总结了孙老以“和”为贵及运脾健脾的学术思想特点。

临床解惑篇:皆临证实用之题材,是孙老以问答的形式对儿科部分病症进行分析总结,解决临床辨证论治之疑难,以启迪后人。

临床心悟篇:是对孙老及门人总结撰写的临证经验撷精,内、外、妇、儿皆具,是师徒两代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是新生代名医诞生的起点。

临床医案篇:记录了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典型医案,如“失嗅案”“心脏神经官能症案”等,多寓新意,供中医同仁参考。养生医话篇:亦医亦科普,文笔生动,短小精辟,通俗易懂,散见多种药食同源之方,与近岁中医养生之热潮颇为契合。

《三师而行——中医防治肿瘤三十年心得》

陈高峰主编

历史渊源篇:介绍了中医治疗肿瘤的历史渊源,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西医治疗肿瘤的不同点,详细阐述了肿瘤产生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最终总结出“围三留一,开门逐寇”的肿瘤治疗思路。

经验荟萃篇:汇集了众多医家在临床上独特的行医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治疗经验,并在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上不断开拓创新。

临床体会篇:详细阐述了陈高峰教授融各家所长、潜心研究三十年所形的独特的肿瘤治疗体系,分享了多个完整的临床真实案例及治疗心得。

饮食调护篇:将中医药膳、食疗方法融入到百姓的一日三餐中,将肿瘤患者的饮食调护纳入到肿瘤整体治疗方案中,并详细罗列了多种药膳方,供读者参考。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本书

分享

点赞

在看

华工出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90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