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的气候,如同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一样,时轻时重,时阴时晴。常德市肢残人协会每年一次的特困残疾人家庭慰问活动,就在临近立春的日子里,拉开了大幕。
(中间为爱心人士黄功祥)
(右一为爱心人士胡云武)
1月23日清晨,初升的太阳让大地也多了些许的暖意,爱心人士黄三哥(本名黄功祥)如约地赶到了市残联的大门口。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不仅依然捐赠了一万元的善款,这也是他连续四年来的爱心坚持了,还邀约另一位朋友胡云武也捐赠了一万元的爱心款。其实社会并不缺爱心,有很多时候是缺交流的平台,而市肢协正是为广大爱心朋友和贫困残疾人搭建的一座桥梁。活动分成了三个组,按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三地进行:武陵区丁志平:
因小儿麻痹症造成多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七旬父亲腿肌肉拉伤也不能干重活,全家靠一点社保加低保生活,父母身体多病(高血压,结石,眼疾等),每月药费需要花费上千,一家人的生活由年过七旬的母亲打理。
白狼语:母爱深如海,哪怕自己身负重病,依然拖着疲惫的身体,维持着家的完整与运转。
孔凡德:
两老都已年过7旬,丈夫孔凡德肢体二级残疾,卧床不起。妻子谢正婉,肢体三级残疾,行走不便,依然尽力打理着全家。儿子肢体二级残疾,儿媳精神残疾,都在外打工维持生计。一家多残,生活不易。
白狼:有些人,有些家,尽管负重,但依然选择勇敢地前行……
梅莲华:
三年前老公因病去世并欠下了十多万元债务,家庭顶梁柱的倒下让残疾的她不得不挑起重担,努力让儿子完成学业,才走入社会,只能打零工养活自己,家庭靠其个人政府低保维持生活,十分困难。……
白狼:生活的意外让很多人倒下,但也让一些人变得更为坚强,为母则刚的她用拐杖支撑起儿子未来的希望。整洁的家庭环境,显示出女主人的素养,儿子未来可期……
潘磊:
脑出血中风,动过开颅后时发癫痫,脾气暴躁,只有左手能轻微挪动,无任何生活能力,后离异,无小孩。父母都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父亲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各种疾病,母亲患有糖尿病,全家一个月药费都要近千元。
白狼语: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为意外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往往整个家庭的生活就变得极为不易,随着父辈的老去,未来的道路会越来越艰难……
杨建春:
十多年前丈夫去世,50多岁的她,必须靠拐杖行走的她,拖着患癌的身躯,靠低保把两个女儿送入大学,抚养两个还在读大学的女儿,生活非常困难。
白狼语:本是幸福的妻子,失去丈夫的携手并进之后,用柔弱的身子成为两个女儿健康成长最坚实的基石,因为她深知,在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才是改变她们命运的唯一可能。
李仕进:
李仕进意外受伤瘫痪在床17年,只有头部能动,大小便失禁,爱人不离不弃,照顾他和老母亲,努力把儿子送上了大学公读硕士学位,家中收拾非常整洁,卧床17年的丈夫,家里都没有异味。家庭负担重,生活十分困难。
白狼语:有一种爱情就叫陪伴,你曾许我一生,我便陪你一辈子。最真挚的感情不仅仅是轰轰烈烈,最终还是细水长流……
鼎城区沈忠丽:
近40岁的她患先天性肌无力,但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在网上找到了现在的丈夫,拼着再死一次的决心,生下了一个女儿,但女儿被查出脱髓鞘周围神经病,必须穿矫形鞋才能正常行走,丈夫常年低血压,经常住院。父亲早几年过世,留下了一个老榨油坊就是现在全家人的生活来源。母亲年事已高,几乎是独立支撑着家庭。
白狼语:第一次去沈忠丽家时,发现她坐的轮椅早已破烂不堪,询问她为什么不换一台电动的,自己可以在家里到处走走,她直白地说:舍不得。经多方联系,最后由余翔工程咨询公司的余翔总经理、卡登堡燕姐、弘影影视陈红、锦途体育王兴龙和常德市民政局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共为捐款,为其购买了一台电动轮椅。沈忠丽拿到轮椅就迫不急待在邻居院子里练习起来,在早已变形的右手笨拙地操作下,近40年来,第一次有了自由行走的感觉,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同行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都百感交集,也特别欣慰……
熊泽华:
老父亲现在已经年近70,前年我们上门慰问的时候,智力障碍的老伴还在,年已经过世,家里还有二位智力障碍的儿女,一家人的生活还要靠一身毛病的老父亲才行。
白狼语:老人家年轻时非常勤劳,靠自己一个人的打拼,省吃俭用,在80年代就在村里做起了一幢二层楼房。只是还算整洁的外表已经掩盖不了里面的衰败,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依然没有压垮这个朴实的男人,是因为他心里有一份责任在。
裴士喜:
老人70多岁,看似阳光的笑容,实则是二级精神残疾的无意识表现。丈夫在几年前过世,一个独生女人外嫁,因为从小家庭贫困,读到初中就缀学打工,自己与老公一直靠打零工为生,只能隔三叉五地回家看看,老人平时靠妯娌抽空照顾多一些。
白狼语:普通人在为生活奋斗之前,还要为生存而努力,打零工为生的女儿,要想把一个有着精神疾病的母亲接在一起生活,还缺少时间上、精力上、经济上的强有力保障。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句话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苏军超:
夫妻二人都已年过70,都是肢体残疾,丈夫身体多病,靠妻子在外捡拾废品补贴家用,所住房屋是政府安居工程,育有一女,远嫁长沙,与女婿打零工为生。
罗兴平:
近60岁的他,在30多年前意外受伤致残,丧失了劳动与生活能力,相濡以沫的妻子去年去世,生活起居只能靠女儿打理。
白狼语: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因意外或因病致残,丧失掉基本劳动能力之后,整个家庭就要陷入困境,这是我们遇到最多的残疾人现状。
蔡圣明:
和妹妹一样,都是智力障碍,前年因肠梗阻住院动手术,医院7万元手术费用,现在整日挂着尿袋生活。家中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精神和智力也有状况,而且耳聋。
安乡县邓晖:
几年前骑摩托车出车祸后受伤,现在大脑受损,几近植物人,大小便失禁,神智不明,吃饭都需要靠喂流食。父母70多岁,整日为照顾他的起居和康复训练而奔忙。
白狼:母爱深如海、父爱重如山。为了邓晖的康复,也为了省钱,两老在家中用门板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康复架。说起家庭现状,母亲多次落泪……
刮华安:
因为车祸后高位截瘫,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唯一的女儿外嫁他乡,独自一人居住。
白狼语:或许对他来说,生活物资的欠缺远不如精神上的空窗。独自住在一个斜坡下的房屋里,独自一人靠轮椅根本出不了门。我们离开时,他划着轮椅坐到大门边,露出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我们,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心酸……
张长青、郭三英:
丈夫张长青,肢残三级,妻子郭三英,精神残疾二级。平时靠收捡废品为生,接收慰问金的是张长青的父亲,一家多残,生活十分困苦。
黄光明:
妻子肢体残疾,女儿精神残疾二级,还患有帕金森综合症。老人在与我们交流的时候,依然有阳光般的笑容,女儿并不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但在面对镜头时,她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最甜美的笑容。
白狼语:这家人给我们感觉最深的就是笑容与整洁的家里。灶台上摆着一天中唯一的一餐饭,尽管菜肴只有简单的红菜苔和藕丁,但摆放整齐的柴火和收捡整洁的厨房,让人平添一份敬意:经济上的贫穷,并不能阻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雷光达:
雷光达,精神残疾二级,80多岁的母亲也是精神残疾,80多岁的父亲卧床不起,全家靠哥哥一人打工维持生活。
白狼语:尽管精神有些错乱,但看到我们上门来看望他们一家,他还是露出了“纯真”的笑容,母亲的双眼非常空洞,一人坐在床上喃喃自语。父亲看着我们的眼神中,是迷茫、无奈还是期待?我们无从看出。对一家多残的家庭来说,生存远比生活更重要……
王汝娇:
从小就瘫痪的她,家中还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全家人基本靠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懂事的她一直尝试着在网上做点小生意来减轻家庭负担。
白狼语:20多岁的她,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阳光、大方。
张贤春:
父亲肢体残疾二级,儿子智力障碍,母亲已经远走他乡。父子俩相依为命,靠低保为生活来源。
肖俊:
2岁多母亲过世,几年前父亲过世,三年前脑出血中风,半边瘫痪。躺在床上靠小卖部送的八宝粥维持。
白狼语:据了解,此人现在每个月靠继母送低保过来为生活来源,还有一个妹妹,但自己生育有三个子女。每次联系时,她都很无奈地说:不是不想过来照顾,实在是家里事情太多。而肖俊说曾经向某养老院提出过申请,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通过。看到他的现状,我们只能感慨生命的顽强,凭着八宝粥和一台破烂的电视机,在床上度过了一千多个日夜。昏暗的房间里必须凭着手机的亮光才能看得清人脸,床边的尿瓶与床上的吃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院落里堆满了八宝粥吃完后的纸盒与空瓶,据安乡县肢残人协会的志愿者介绍,这还是多次打扫后的结果。
我们在感谢志愿者无私奉献的同时,也真心希望能有一个接纳他的地方,能让他每天吃上一餐热饭菜,时不时能洗上一个热水澡……
慰问活动已经告一段落,我们感谢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的大爱付出、感慨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和顽强,也感动于很多的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勇敢追求与阳光面对。经济上的贫困与身体上的残缺,并不能阻拦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在社会爱心力量的参与下,在残疾人自身的努力下,终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白狼传媒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