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的原因自己随便吃点,还经常带孩子在外面乱吃。
这种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危害。
儿童食物中毒事故悲剧频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孩子的饮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世界卫生组织曾历时10年,邀请全球多名专家参与,做了一项儿童食物中毒的研究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
全球每年有2.2亿儿童出现食物中毒,人因此死亡,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约占40%。
而引起孩子中毒的,大多是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食物。
例如,这两则新闻:
6岁男孩因妈妈没时间做早餐,长期食用路边摊的里脊饼,导致亚硝酸盐中毒,患上了肾衰竭。
一岁宝宝因被奶奶长期喂食铅制包装的罐头,导致铅中毒去世。
类似的悲剧,远不止这些。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食品,对大人无害,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却隐藏着巨大的威胁。
为什么孩子容易食物中毒?
很多家长也许会疑惑,为什么同样的食物,同样的烹饪手法,成年人食用后安然无恙,但孩子却因此中毒?
主要原因在于:孩子的解毒能力比成年人低很多。
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是肝脏,其次有淋巴、胃液、肠道、皮肤等。
成年人的肝脏功能较为发达完善,对一般侵入体内的毒素,会进行解毒。
加之成年人身体防御机制和抵抗能力较强,轻微食物中毒,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
相反,儿童的肝脏发育不够完善,解毒能力低于成人,且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较为脆弱。
一旦中毒,轻则导致儿童身体和精神发育迟缓,重则直接致命。
并且,年龄越低的孩子中毒可能性越高。
例如,浙江2岁男孩一口气吃20颗白果,约一个小时后,倒地抽搐,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男孩奶奶哭着说道:
孩子挺喜欢吃的,我就一直给他剥,看孩子吃的开心,我也就没在意。谁知道这东西会要了我孙子的命……
常见的白果,成人一次性食用多颗也许无大碍,但孩子食用20颗却足以致命。
可见,对于婴幼儿,大人切忌同饮同食,更不能随意将餐桌上的饭菜喂给孩子吃。
为了避免孩子们“病从口入”,这里对常见但易造成孩子中毒的食物进行了总结。
希望能给每一位看到文章的爸爸妈妈提个醒。
“隐藏”的食物杀手
01蜂蜜
蜂蜜属于甜食,孩子天然喜欢糖分食品,很多新手爸妈也以为蜂蜜有益健康。
但蜂蜜却是一岁前宝宝的致命杀手。
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的芽胞适应能力很强,在℃的高温下仍可存活。
宝宝自身对肉毒杆菌抵抗能力较差,极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营养专家对宝宝吃蜂蜜观点:
一周岁内不能食用:
在宝宝没有满一周岁之前,不要吃蜂蜜以及其制品。并且最好是含有蜂蜜成分的食品也不宜食用,否则可能会出现便秘、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
一周岁后限制食用:
除了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外,蜂蜜中还含有一些雌性激素,长时间食用,可能会造成宝宝提早发育。安全起见一周岁以上的孩子,少用为宜,可偶尔作为调味品加一点,或吃些含有蜂蜜成分的食物。
一般来说,4岁幼儿的蜂蜜日服量在5克左右。且,不要空腹喝,不要温度超过67度开水冲。
十岁后可适当放宽:
十岁后的孩子抵抗力相对就要强些,对蜂蜜的食用量可以适量放宽限制,甚至可以和成人一样食用蜂蜜了,但同样不能过量。误食用蜂蜜的处理:
如果宝宝不小心误食了蜂蜜,妈妈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多观察宝宝的情况,特别是在食用过的8-36小时内,若有恶心、食欲不振、皮肤上出现小红疹等,要马上就医处理。
02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鸡蛋、豆类
肉、蛋、奶、豆类,这些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食物,但你一定不会想到,它们同时也是每年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罪魁祸首。
据德国媒体《焦点报》报道,全球每年约有42万人死于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鸡蛋、豆类中毒,其中约有1/3是6岁以下的儿童。
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
残留着大量病菌,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可造成腹泻、呕吐、发热等食物中毒症状,严重则会危及生命。
未煮熟的鸡蛋:
有些地方喜欢生吃鸡蛋,也叫喝鸡蛋。
但生鸡蛋中也会含有沙门氏菌、肝炎病菌、弯曲杆菌等,且市场上的鸡蛋多来自鸡场饲养,卫生条件差,蛋内化学物质及细菌残留较多。因此,幼儿不宜生吃鸡蛋。
03豆类
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细胞凝集素、皂素比较耐热的有毒物质,如果食用半生不熟的豆浆未炒熟的黄豆粉、四季豆等都会引起中毒。
所以,为确保孩子饮食安全,提供肉类、鸡蛋、豆类食物时,一定要注意高温煮熟。
蜂腌制的腊肠、腊肉、咸菜等
很多家庭的餐桌上会经常出现咸鸭蛋、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因口感比较独特,家里老人经常会吃。
但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孩子长期摄入腌制食品,对其成长发育百害而无一利。
食品经过腌制,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孩子食用无法吸收营养,反而摄入大量盐分,影响孩子的钙吸收。
其次,腌制食品在腌制后的20天内,亚硝酸盐含量特别高,孩子食用易中毒。
此外,腌制食品还会破坏宝宝体内的维生素。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所以,腌制食品,即便可以开胃,但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尽量不给孩子吃。
04隔夜饭菜
很多父母因工作忙碌或某次烹饪食物过多,便将剩饭剩菜隔夜加热后继续食用。
尤其是生活节俭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更舍不得倒掉剩饭剩菜。
但剩下的饭菜在保存时容易滋生细菌,二次加热如果不够彻底也很容易引起宝宝腹痛、腹泻或呕吐等情况,严重还会患上肠道炎症。所以各位家长做饭时一定要注意适量,若有隔夜饭菜也最好不要给孩子吃。
当然,对于生活节俭的上辈老人,也提醒不宜吃隔夜饭菜。
05自身带有毒性的食物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食物,同时兼具毒性与益处。白果
白果煲汤大补,但孩子生吃却会中毒。这是由于白果中微量氢氰酸,尤其是绿色胚芽部分含毒素最高。
过量食用,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
因此,食用白果前,一定要用开水烫掉外面的红软膜、去芯,孩子一般熟吃不可超过20颗,年龄越小越应少吃,以免出现中毒现象。
青土豆
土豆也是很多家庭的日常菜,但青土豆却含有大量易中毒的龙葵素。
对于稍有发芽、或发青部位较大的土豆应尽量扔掉,不再食用。
青番茄
青番茄含有与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龙葵碱。
人体吸收后会造成头晕恶心、流涎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抽搐。购买时,应看一看其根蒂,若采摘时为青番茄,蒂部常被强行拔下,皱缩不平。
鲜木耳
鲜木耳与市场上销售的干木耳不同,含有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
如果被人体吸收,经阳光照射,能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可致皮肤坏死。
因此,新鲜木耳应晒干后方可食用。而市面上销售的干木耳,也应经水浸泡,将残余毒素溶于水中,才能食用。
孩子食物中毒如何应对?
从医学角度而言,食物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催吐、导泻、解毒。宝贝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恐慌,更不能自乱阵脚。
建议可采取以下简单急救措施:
1、如果估计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在2--4小时之内,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后壁以催吐,使胃内残留的食物尽快排出,防止毒素进一步的吸收。
2、如果进食时间在4小时以上,可给孩子吞饮大量的淡盐开水,以稀释进入血液的毒物,并配合指压的方法催吐。
3、对疑已变质或有毒的食品进行处理,并妥善保存,供医生急救时分析处理鉴定。
在此特别提醒:
简单的家庭急救只针对轻度中毒症状,若抢救后孩子中毒症状若未见好转,或中毒程度较重。
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孩子送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写在最后:
食物安全无小事。
无论是给孩子进补,还是添加辅食,吃得安全健康永远是第一位。
另外,家长们工作再忙,也尽量别带孩子在外面吃,烧烤类、膨化类、油炸类食品更应主动远离。
愿父母们都能守护好孩子稚嫩的生命,也愿孩子们都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健康防护
1.宝宝睡觉满头大汗,是体虚还是生病了?看完你就学会怎么做了
2.你以为他霸道,其实是孤独!
3.闭关抗疫期间,这7条饮食建议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
4.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教学视频
5.咳嗽就要多吃这“咳嗽克星”,止咳润肺,保护肺部,我家天天喝
6.保护眼睛,从我做起
7.家长须知:春捂秋冻,究竟怎么“捂”?
8.家长这些行为竟是导致孩子频繁生病的真正原因…
9.积食带给孩子的危害,远不只是影响食欲!
10.出现这几个迹象,说明宝宝要长高了,爸妈千万别忽略
11.春季给孩子“乱捂”易生病,这份穿衣指南请收好!
12.开园安全:14类幼儿意外事故紧急处理必备常识
13.张文宏再次提醒家长:疫情期间,孩子早餐不许吃粥!这段时间必须“超级重视”!
14.儿童所需蔬菜排行榜!你常给孩子吃的菜,入围了吗?
15.8岁女孩骨龄超12岁,吃出来的早熟,医生:五类食物,再馋也别吃
16.别吵了,宝宝要不要光脚,儿科医生发话了!后悔现在才看到!
17.为什么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
18.9招最有效的防蚊技巧,带孩子从这个夏天告别蚊虫叮咬
19.紧急提醒!夏季这5种食物最致命,千万别给孩子吃,尤其是第3种!
20.孩子吃完退烧药不到4h又烧到40℃!怎么办?
21.循序渐进分房睡
22.宝宝多大开始穿内裤?99%爸妈都错了!
23.热?热?热?热?!帮孩子防暑降温,千万别踩进这七个“陷阱”里
24.夏日防蚊大作战,这些方法安全有效!
25.娃睡觉总是滚来滚去不安稳,多半是这几个原因,和缺不缺钙没关系
26.幼儿“咳嗽”,该怎么办?(转给家长)
27.幼儿车内自救安全教育课,请务必教给孩子!(转给家长)
28.暑热易发烧,防治有妙招
29.男婴被℃热水烫伤,妈妈的急救方法医生都点赞!
30.幼儿车内自救安全教育课,请务必教给孩子!(转给家长)
31.这4种睡姿,让孩子越睡越笨,越睡越丑
32.啥?宝宝入伏这样睡觉,长身高又涨智商!赶紧收藏!
33.夏天高温孩子也会感冒?家长千万要警惕!
34.11个自我保护小问答,孩子小学前必须学会!(转给家长)
35.进入“热感冒”高发期!父母注意几个细节,你家孩子基本不会中招!
36.母婴店的12个经典骗术,90%的妈妈大呼上当
37.11个自我保护小问答,孩子小学前必须学会!(转给家长)
38.立秋后,给宝宝穿衣遵循“三暖一凉”法则,秋冬少生病
39.积食带给孩子的危害,远不只是影响食欲!
40.想要孩子更聪明,少给孩子吃这5种食物,尤其是最后一种!
41.秋季幼儿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赶紧收藏!
42.开学季|如何防范开学季变成“生病季”!
43.幼儿园温馨提示:秋季家长这样做,孩子不会生病!
44.天气变凉,幼儿秋季保健的7个小常识(家长幼师必读)
45.从“春捂秋冻”谈幼儿秋季穿衣注意事项!
46.幼儿园温馨提示:降温了,孩子保暖请注意“三暖二凉”原则!
47.天气转凉,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全套预防,简单实用(转给家长)
48.孩子擤鼻涕时不注意这个细节,鼻子、耳朵、眼睛都易受损!现在改还来得及~
50.天冷了,幼儿园送家长一份幼儿穿衣指南,请查收!
51.气温骤降,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全套预防,简单实用!(转给家长)
52.天气转凉,幼儿园老师最怕家长给孩子这样穿!
53.手足口病秋季高发期来了!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
54.天冷了,千万别这样叫醒孩子
55.你家孩子适合打流感疫苗吗?今年流感高发季与新冠疫情防控叠加,这些预防措施要牢记!
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