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中医诊疗知识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感染的结果。《灵枢痈疽篇》称其为“锐疽”,有“痈疽发于尻,名锐疽,其状赤坚大。”《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其原因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肛周脓肿因其可发生在肛周的不同部位,故历代的命名也颇为复杂:有穿当发、坐马痈、跨马痈、下马痈、悬痈、臀痈、涌泉痈等。明、清以来则多称为肛门痈。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

中医认为形成肛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外感风热燥火湿邪、饮食醇酒厚味。

肛痈的一般症状是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则突然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安,夜不能寐,全身体温升高,怠倦不舒,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深部脓肿还会引起会阴及骶尾部胀痛,出现发热、发冷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或直肠内指诊时可以摸到波动、柔软的脓腔,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脓液。此时,经切开排脓,或自溃流脓后,疼痛就会缓解或消失、体温下降、全身情况好转。但流脓的伤口却不愈合,或暂时愈合后又复发流脓,经久不愈,就形成肛瘘。《疮疡经验全书》对此有详细记述:“脏毒者,生于大肠尽出肛门是也,蓄毒在内,留积为痈,肛门肿痛,大便坚硬则胀痛,其旁生小者如冠珠,大者如李核,煎寒作热,疼痛难安,热盛肿胀,翻凸虚浮,早治易愈,失治溃烂。”

结核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与上述情况不同,常常是慢性发病,经数日或数月后才形成脓肿,疼痛不剧烈,伴有低热,局部红肿,高突不明显,破溃后流出脓液清稀色白、脓口凹陷,周围皮肤发青或青白色,常有数个流脓的外口,经久不愈。全身检查可发现肺部、大肠或其他部位有结核病灶,脓液培养可见结核菌。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脓肿一旦形成,及时切开排脓;切口要大,使引流通畅,脓液易流出;肛提肌下脓肿要一次性切开内口,肛提肌上脓肿先行切开排脓,控制炎症,待形成肛瘘后再次手术。保守治疗方案:初起未成脓时,应以消散为目的,治则以解表通里,消肿散结为主,可内服防风通圣散、仙方活命饮等。已形成脓肿,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高热不退者,可选用清营解毒汤、内疏黄连汤等内服,以清热解毒,凉血通便。老人或体虚之人,若化脓过程缓慢,为防止感染扩散,可悬痈内托黄芪散、透脓散治疗。结核性脓肿,可选用青蒿鳖甲汤等方治疗。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预防很重要。

1.防治便秘和腹泻。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不要使其发展为肛周脓肿和肛瘘。

3.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克隆病、溃疡性大肠炎、肠结核等。

4.坚持每日排便后坐浴,清洁肛门,对预防感染有重要意义。

5.如感肛门灼热不适可及时放入消炎痛栓等药物,然后尽快就医,及时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50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