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一天拉N次肚子,悲伤逆流成河


寒露已过,很多地方都变凉了,天气很舒服。

但是很多人这时候就遇到了心塞的事情

——拉肚子,又名腹泻!

一吹凉风就肚子痛,拉肚子;

一下雨就要拉肚子;

胳膊露在外面稍微感觉有点凉就腹痛拉肚子;

稍微不注意多吃了些水果也会闹肚子;

一顿麻辣火锅之后拉肚子;

喝个酒拉肚子;

……

能产出正常的便便是件多么艰难又必须的事情!!!

很负责任滴说,如果你的便便不正常,肯定是身体哪里出问题了。

但至于是出什么问题了,那这是个好问题,就像拉肚子,有积食泻的,也有因寒、因湿、因热、因脾虚的,不同的情况要用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不能一味的止泻。

1

寒湿腹泻

大便状况:肚子痛,小肚子总是往下坠,难受。拉稀,拉的不算臭,颜色不黑,大便时而伴有黏液,拉完后肚子会舒服一点。

吃点生冷瓜果、喝点冰镇饮料就拉肚子。

其实,这种拉肚子也会发生在夏天,西医称之为肠胃型感冒。为何夏天容易寒湿腹泻?

因为夏天阳气在外,气血集中在体表,五脏六腑反而是一个又寒又虚的格局,所以此时吃点寒凉生冷就容易腹泻,或者睡觉时忘记关空凋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拉肚子了。

而秋季拉肚子,也是受了寒凉之邪。

但是,如果你这时候吃一些收敛为主的止泻药,比如蒙脱石散、收涩肠道,强行止住,只会闭门留寇,把寒邪留在身体里,后患无穷;而大部分抗生素或清热利湿的止泻药,不但没效果,还可能拉的更严重,导致肠道菌群严重失调。

受寒的腹泻,一定要先把寒邪驱除出去,然后再温补脾胃之气,这个程序不能搞反了。如果搞反了,泻是止住了,邪也留下了。

大部分寒湿腹泻,用日常厨房里的药材就可以搞定。

1.红糖姜水

弄块生姜(10-15克),加适量红糖,大人一次喝一碗,孩子可以一次30~50毫升,少量多次。红糖甜,生姜辣;红糖补中,生姜发表。如果补中为主可以糖多姜少,驱寒为主可以姜多糖少。

2.葱白敷肚脐

把大葱的葱白切成段以后,放在铁锅里炒,炒出香,葱也变得有点焦黄,然后拿纱布包起来,敷在肚脐上,有葱汁不要怕弄脏了身体,起作用正需要它。

如果还伴随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还可以用姜片烤烫了热敷在肚脐周围,姜不热了重新烤烫,如此不断反复。

姜本身是有驱寒止呕的作用的,不要小看了咱们厨房里的这味药哦。

一般情况下,经过上面两步,身体就会有反应了,有些人会肚子里咕咕叫,放很臭的屁,还会拉出很多白色的黏液,像鼻涕一样。

恭喜,如果有这样的反应,说明寒邪已经出来了。

3.艾灸

如果已经不拉肚子了,但是感觉嘴巴索然无味,整个人蔫蔫的,疲惫感特强,这时候,可以喝点米汤,清淡为主,同时可以艾灸中脘来温补扶阳,恢复元气。

如果没有条件艾灸的,还可以用保健盐包热敷肚脐,排寒温脾。

杏雨轩外敷保健盐包,

内含大粒海盐、红花、艾叶、黄芪、

干姜、乳香、没药、吴茱萸

等十余种精选中草药

2

湿热腹泻

大便状况:这种拉肚子来势汹汹,排山倒海一般,又急又猛,暴迫下注,拉得你肛门火辣辣得疼。

他们的舌苔是黄腻黄腻的,这叫“里急后重”。

这种湿热下注型拉肚子通常发生在喜欢大鱼大肉、喜欢麻辣火锅、喜欢喝大酒的人身上。

大多数酒是湿热之物(冰啤酒这个怪物除外),麻辣火锅也是湿热之物,不拉肚子才怪呢。

很多喝醉了的人上吐下泻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拉肚子怎么办?少喝酒,少吃辛辣,拉肚子时喝点绿豆汤。

另外,有几个略显专业的方子也可以治疗湿热腹泻,比如“葛根汤”或者“葛芩连汤”,这几个方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但不推荐零基础者自己使用。

3

食积腹泻

积食腹泻主要出现在儿童身上。大便是淡黄色或黄绿色,粪淡夹水、泻而有屁,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有酸臭气,或者先是大便偏黑、特别臭,逐渐变淡。

肚子胀、腹响肠鸣,或肚子有疼痛,有的宝宝会出现泻前哭闹、泻后痛减,打饱嗝,有酸馊味,食欲不好,舌苔厚或腻,颜色白或微黄。

吃多了不消化,都是垃圾,自然要排出来啊,不然留在身体里更是祸害。怎么排呢?要么上面吐出来,要么下面拉出来。而吐法比较伤胃,所以即使是积食兼泻,还是要用下法把真正积住的东西泻出来。

食积腹泻几乎只发生在小孩身上,幼儿脾常虚,本来就是要以养为主,半饱状态最好,但很多家长生怕孩子饿了,很容易喂多。

小儿腹泻有停食者,有热泻者,有脾虚者。停食者粪白夹水,泻而有屁。热泻者,泻出金黄,亦有屁,亦夹水......脾虚之泻,腹不响肠不鸣,稀粪无水,其色灰黑,一滑即下,不似水泻之射远有屁。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这种情况怎么调理呢?

1.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量。份量参照年龄的两倍。(也即:一岁小孩焦三仙各2克,2岁小孩各4克,3岁各6克。。。)

2.陈皮山楂若干

酸酸甜甜,大人小孩都可以用。

3.保和丸/保和口服液

这是一个儿科名方,主诉就是小儿食滞,脾胃不和,嗳气吞酸,呕吐泄泻,胸膈痞闷。

这个方中山楂消油腻肉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积;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诸药合用,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之功。

一般的小儿积食,有便秘和腹泻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那种表现形式,积食以及积食之后的治疗都是很伤脾胃的,大部分积食腹泻的孩子平时就已经是脾胃虚弱了,这就一定需要抓住治疗的机会把脾胃功能恢复。

脾胃需要养,怎么养呢,半饥半饱谓之养。不能一病好就大补,病好后身体还需要一个过度期,脾胃不能马上恢复到正常功能,所以小儿拉完肚子至少还要清淡饮食3天。

不管什么腹泻,治好了之后都要清淡饮食,有条件的话全素,肉蛋都不吃,水果也要暂停,给脾胃一个喘息的时间。

4

肝气郁结腹泻

在25-40岁的人中间比较常见,女性多见。这种人通常喜欢生气或者表面不生气心里生闷气。

一生气就要上厕所或者便秘,这是肝木克伐脾土的结果,或者叫肝气横逆,把原本无辜的脾胃伤害了。这种人舌头伸出来都是尖尖的。

这种情况咋整?调理脾胃,可用小米山药莲子粥。疏肝理气,可以用乌梅陈皮汤。乌梅最大的好处就是引气归元,让你身体里的气乖乖的,该呆哪呆哪,不要调皮不要乱窜。

另外,肝胆同气,肝气郁结的腹泻,还可以试试温胆汤泡脚。泡脚本身就是一个温热的过程,而温热的水汽可以让温胆汤的药力充盈你的肝经和胆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脾肾阳虚腹泻

这种腹泻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五更泻”。早上5点多,准时被肚子痛叫醒。拉完以后呢,大部分时候肚子不痛了,却睡意全无。

而这种腹泻的患者,特别容易被寒冷的天气所影响。冬天的时候,不止手脚冰冷,连肚子都是冰冷的。而也不一定只有五更会泻,一天之内的其他时间,也会拉肚子。

这种腹泻有个特效药,叫做“四神丸”。四神丸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对脾肾阳虚腹泻有显著疗效。

这东西,也有中成药。

脾虚之泻,腹不响肠不鸣,稀粪无水,其色灰黑,一滑即下,不似水泻之射远有屁。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如果不想吃药的话,艾灸对于脾虚或者脾肾阳虚的腹泻,也是有显著作用的。

艾灸有温补、祛寒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腹泻,如果是零基础自己施灸的话,可以酌情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手持艾条的间接灸。

杏雨轩首期周天灸课程已经报满,下一期课程预计在十一月上旬上线,敬请







































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白癜风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26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