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孩子每天按时大便,全家人都如释重负,还要观察一下孩子便便的颜色、形态;如果孩子有两天没有拉臭臭,全家人都会焦虑不安。没错,孩子大便是否正常,是孩子肠道消化吸收的重要表现。但孩子肠道功能较弱,会经常出现便秘的情况。那么,孩子便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便秘呢?便秘又该怎样预防和应对呢?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宝宝便秘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无规律,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那么,妈妈如何判断自己的宝宝是不是便秘呢?有没有什么判断标准呢?
每个小孩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数也有差别。只要性状及量均正常,孩子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便秘了:
1、大便量少、干燥;
2、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
3、腹部胀满、疼痛;
4、食欲减退。
判断标准:
0-4岁: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一个月。①排便≤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发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食欲下降和情绪不好等。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4岁以上:必须满足以下2条,至少2个月,并且发作至少1次/周。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
注意: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吃母乳的小孩,由于母乳吸收较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反而会好几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随吃随解。所以,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断新生儿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性状,如果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
导致宝宝便秘的原因
饮食摄入不足
当宝宝进食量减少时,肠胃消化食物后液体吸收的残渣变少,导致排泄物减少且大便的中的水分也会变少。当奶水中的糖分少于宝宝的所需量,会减缓肠胃蠕动,使排泄物干燥。长时间的饮食不足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孩子的腹肌和肠肌的伸缩能力因此减弱。当情况严重至腹肌和肠肌萎缩,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饮食搭配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总是给宝宝吃精细米面、高蛋白食物,而不注重给宝宝吃蔬菜、水果,或对宝宝不喜欢吃蔬菜的不良习惯没有加以重视。造成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发酵过程微弱,导致大便干燥。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少,不容易激发神经系统的排便反射,由此,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其中的水分被肠道过度吸收,加之饮水不够,最终导致粪便干燥、坚硬,从而难以排出。
肠道功能失常
肠道里面的菌群失衡是引起宝宝便秘的最根本原因。人的肠道里面有三种菌群,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当肠道里面的有害菌多于有益菌,肠道自然处于一种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外在表现为宝宝便秘,宝宝腹泻,水土不服等等各种肠道疾病。
作息不正常
作息不正常、不按时排泄等,都是常见的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宝宝在上学前没有固定如厕时间,导致上课时想排便,但又不方便去解决,就憋着大便上课,导致便秘。有些孩子贪玩,有意识抑制便意,时间久了,肠末稍神经对粪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粪便久存于直肠,水份被吸收变干硬,难于排出。如果肛门划破出血,宝宝就会因疼痛而躲避排便。
奶粉配方不当
奶粉导致便秘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脂肪酸生成沉淀物,而不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传统配方奶粉中添加的脂肪酸与母乳中有差异,奶粉中的脂肪酸遇到了矿物质而产生皂化反应,一方面很容易形成不溶物导致便秘,还会减少矿物质的吸收量。
精神因素影响
宝宝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惊吓、生活环境或排便环境改变等,可出现暂时的便秘现象。添加新离乳食品或断奶太急,宝宝由于一时不适应而精神过于紧张,也会导致便秘的发生。
体格生理异常
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不全、脊柱裂或肿瘤压迫等都能引起便秘。
宝宝便秘的危害
毒素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物、毒素,因此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被结肠吸收的毒素也就会越多。
造成肛裂:当变硬的粪块强行被排出时会将肛门撑破,而疼痛感会让宝宝对排便充满恐惧。
口内异味:由于胃肠积热、耗伤津液,内热熏蒸等导致口内异味。
影响食欲:食物残渣存留在体内,胃肠蠕动减慢,宝宝觉得腹内胀气,这样一来自然就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营养不良:便秘因为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同时还会妨碍营养物质被消化道吸收,造成营养不良。严重时会还可能因营养不良而造成贫血。
反复生病:便秘宝宝的呼吸道很容易反复感染,便秘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力。
影响智力:日本学者饭野节夫在《儿童饮食与健脑》中指出,儿童便秘会变得呆头呆脑。儿童长期便秘,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等现象。
宝宝便秘怎么办?
母乳喂养
配方奶粉中过多的酪蛋白会使粪便坚硬干燥,容易导致婴儿便秘。而母乳中的低聚糖和充分的营养不会使宝宝上火,因此,选择母乳喂养较好。
准备的饭要少
准备的饭食要少,要养成孩子每顿吃饭必吃完的好习惯。孩子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容易引起孩子肠胃阻塞,导致消化不良。因此,吃饭时,切忌给宝宝盛得太多,一般为大人饭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这样,孩子就不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自然就不会剩饭,而且吃完还会有成就感。
少食多餐
孩子的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几乎每3-4小时就需要补充饮食。但宝宝的胃容量小,不妨把孩子每日要吃的食物分为3顿正餐和2顿副餐来供给,坚持少食多餐。至于副餐,可以使用蛋白质和脂质含量高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软便润肠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排便的最佳选择。
加大运动量
运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加大宝宝的运动量有利于帮助排便顺畅。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小宝宝,父母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婴儿床上,应该多抱抱,并适当辅助做一些手脚伸展、侧翻、前后滚动的动作,以加大孩子的活动量,加速食物的消化。对于年龄大的幼儿,应多让宝宝在地板上爬行、走动,甚至还可以拿一些气球让孩子吹,以此增加运动量和腹内压,达到锻炼腹肌的作用。
均衡膳食补充纤维质
将水果弄成泥状,或是将蔬果榨成汁水喂给孩子,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缺失的纤维素,有助于肠道蠕动。宝宝6个月后,妈妈可以煮胡萝卜粥、菜粥给宝宝吃,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增加,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水果蔬菜都应该均衡摄入。
中医认为,儿童便秘的原因在于体质燥热。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时可以多吃瓜类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体内的燥热。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类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洒点炼乳、酸奶或冰淇淋,让香浓的甜奶味盖过瓜味。若孩子不喜欢吃蔬果,可以多吃木耳、杏鲍菇、海苔、果干等食物,来增加纤维质的摄入,从而促进排便。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岁后可适当训练宝宝定时排便。训练时间一般选在每次主餐一小时以内,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可以让宝宝在便盆上坐便至少10分钟,并在旁边发出一些与大便有关的语言符号来诱导大便。刚开始时,由于各个孩子的成长个体差异,宝宝不一定会按大人的示意去排便,但做父母的对孩子仍要采取轻松、容忍和鼓励的态度,绝对不要给孩子身心上造成压力,使孩子产生抗拒心理。只要继续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形成对大便的条件反射,逐渐产生便意。
训练过程中,当发现孩子忽然站定不动、睁大眼、合紧嘴、面颊涨红这些便意的表现讯号时,就应该以鼓励和赞许的语气帮助孩子深刻感受便意,并让孩子明白排出粪便是一件很骄傲、轻松的事情,久而久之,宝宝就会爱上排便的感觉,从而最终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除了培养宝宝定时排便,还要注意限时排便,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长期蹲坐可引起脱肛,反而加重便秘。
费雪Fisher-Price宝宝嘘嘘好伙伴
参考价格:元
购买链接: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