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一文读懂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


编者按:对于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压如何进行管理?有哪些要点?来自浙江大医院脑重症医学科的蔡菁医生就带来了这样一份病例,我们一同来看一看。

病史介绍

患者,女,51岁,突发意识不清1天;患者1天前做工时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伴小便失禁,无大便失禁,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遂至我院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胆囊息肉病史。

入院查体

入院查体:神志模糊,GCS:1+1+4,右侧瞳孔直径3mm,左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应迟钝,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时心率86次/分,血压/86mmHg。

辅助检查:左基底节区血肿;中线结构右移。

诊断:左侧基底节脑出血,高血压病III级。

术前CT(1)

术前CT(2)

术前CT(3)

诊疗经过

1、入院后予以急诊内镜下立体定向开颅血肿清除+骨瓣还纳+颅内压监护仪置入术,术后转入脑科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查体:体温:37.2℃、呼吸:15次/分、血压/mmHg、心律:98次/分。两侧瞳孔2mm,对光反射未及。气管位置居中,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天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平软,四肢肌张力正常。

2、患者入科后予以监测颅内压,根据颅内压使用甘露醇脱水,给予常规抗炎、化痰、制酸护胃、营养神经,镇静及镇痛等治疗,具体药物如下:

NS50ml+沐舒坦45mgivgttq12h

NSml+潘妥洛克40mgivgttq12h

NSml+神经节苷脂mgivgttqd

NSm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ivgttq6h

地佐辛注射液10mgimq6h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0.5g5ml/h目标RASS-1------1

3、入科时(17:45分)患者血压偏高,予以常规镇静,镇痛后联合地尔硫?降压治疗,剂量为NS50ml+地尔硫?50mg微泵维持,起始剂量为4ml/h,目标血压为-/70-80mmHg,至22:00心率为78-8-次/分,血压降至/78mmHg,其后血压基本控制在/80mmHg左右。术后第四天改为口服药物控制血压,停用静脉维持降压药物治疗期间患者ICP基本维持在13-19cmH20,ICP探头于术后第三天拔除。

术后第二天CT复查(1)

术后第二天CT复查(2)

术后第二天CT复查(3)

4、患者入科后经治疗情况逐步有所好转,12月27日曾尝试拔除气管插管,后因患者出现痰多气促,予以再次插管后于12月30日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逐步予以呼吸机脱机,1月3日呼吸机脱机,1月5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出院时查体:患者自主睁眼,神志模糊,气管切开,气切口吸氧,呼吸状态尚平稳,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及少量痰鸣音,体温基本在37.0℃左右,循环基本稳定,出院时血压/82mmHg。

出院前CT复查(1)

出院前CT复查(2)

出院前CT复查(3)

病例讨论

该病例为典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转入监护室监护治疗,在镇静镇痛的基础上使用地尔硫?进行了降压处理。血压目标根据年AHA/ASA脑出血的诊治指南设置。

整个降压过程较为平稳,在使用降压药物4h余后血压由/mmHg下降至/78mmHg,其后血压基本控制在/80mmHg左右,术后第四天改为口服药物控制血压,停用静脉维持降压药物,整个降压过程中ICP维持正常范围,根据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及ICP计算,患者血压稳定后基本脑灌注压(CPP)基本维持在70-80mmHg。整体降压过程较为平稳,未影响脑组织的灌注。CT动态复查未见有明显的梗死。

点评

点评医师:施小燕浙江大医院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相关统计,脑出血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在中国,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8.8-47.6%,发病率高。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30%。脑出血也导致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年我国统计显示脑出血的直接医疗费用为.2亿元/年。脑出血的患者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的综合治疗是关键。

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一直是临床研究







































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
白颠病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7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