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西江月~痔疮
分类四期五样,证型复杂多般。
肿痛便血菊花残,大众面前难看。
总是自行用药,常常苦不堪言。
医院找医官,一了百当无憾。
痔疮的成因
痔疮的发生,多是肛门部血液循环不畅,回流障碍,引起局部静脉曲张而成的团块,与便秘、妊娠、排便努挣、肿瘤压迫等引起静脉高压有关。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调,加上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如饮食不节,易生湿积热;脏腑虚弱,加上外感风湿,内蕴热毒,而致气血下坠,结聚于肛门,易生痔疮。
引起痔疮的因素
1、生理因素
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直肠静脉及其分支缺乏静脉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积。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经过黏膜下层的疏松组织,周围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扩张屈曲。
2、职业因素
由于工作的关系,人们常常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又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3、感染因素
痔静脉先因急慢性感染发炎,静脉壁弹性组织逐渐纤维化、变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扩大曲张,加上其它原因使静脉曲张,逐渐加重生成痔块。
4、便秘因素
便秘与不正常的排便、顽固性便秘、排便时间过长、排便时努挣或长期腹泻,可使腹压增高,肛门直肠部充血静脉曲张,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脱出易生痔。
痔疮的典型症状
1、便血:患者一般会出现间歇、无痛血便,血色鲜红,与粪便分离,量可多可少,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用力排便,导致血管破裂引起。
2、脱出:内痔或混合痔日久,排便时可有脱出物,轻者自行还纳,重者手托方回。
3、肛门有坠胀、疼痛感。
4、肛门有潮湿和瘙痒感:无论是内痔还是外痔,体积过大都会分泌液体,导致肛周的潮湿、湿疹,日久就会造成瘙痒的症状。
5、便秘:有很多患者担心排便的时候出血,恐惧排便,所以减少排便,日久就会造成排便反射迟钝而出现便秘,痔疮本身也可以影响排便,痔疮和松弛的直肠黏膜会阻碍排便,排便感觉神经多位于内痔部位,当内痔反复脱垂,会降低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
痔疮的治疗
中医治疗痔疮需要根据个体化的体质,以及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
1、风伤肠络
主证:便血鲜红,滴血或射血,或有肛门瘙痒,口燥咽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细生地10克,当归尾10克,地榆10克,槐角10克,黄连10克,天花粉10克,升麻10克,枳壳1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侧柏炭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2、湿热下注
主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或伴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潮湿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渗湿止血。
方药:脏连丸合萆薢渗湿汤。
3、气滞血瘀
主证:肛缘肿胀,隐见紫瘀,内痔脱出,表面紫暗糜烂,疼痛剧烈,肛管紧缩,便秘溲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化瘀,消肿解毒止痛。
方药:止痛如神汤。
4、脾虚气陷
主证:痔核脱出,不易复位,肛门下坠感,便血色淡,伴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芤。
治法:补中益气,固脱止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治疗痔疮的药物
便血:化痔栓或是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脱出:普济痔疮栓+龙珠软膏+温水坐浴
疼痛:肛泰栓+肛泰软膏+温水坐浴
坠胀不适:野菊花栓+复方片仔癀软膏
痔疮的自我治疗
多数痔疮可以通过微调饮食习惯及排便习惯治愈,因此,基层医生除了给痔疮患者药物外,还可以给痔疮患者以下建议:
1、适量运动,作息规律
2、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良好的排便习惯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注意卫生,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冲洗清洁,勤换内裤。
5、要避免久坐久立
6、常做提肛运动: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象强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两次。
7、及时用药: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如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便血时应及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轻度痔疮可以避免进展。
特别鸣谢:刘心宇医生
编排:瑞雪
审校:费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