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为口腔黏膜和肌肉,再次为肝、骨骼、脾及神经系统,偶可以发生在消化道、肾等组织。临床上常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现将我科成功收治的1例直肠远端海绵状血管瘤报告如下:
患者邓某某,男性,18岁,未婚,因“反复便血1月余,加重2天”,予年6月20日就诊我院。1月余前患者因减肥出现便血,色鲜红,量多,约为ml/次,医院,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直肠毛细血管扩张症?给予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出血稍好转。2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出血加重,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4.0g/L,急予悬浮红细胞4u输注,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2g/L,患者经人介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北京我院。患者入院时神清、精神弱、面色及四肢均苍白,浑身乏力,心率次/分。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联系脾胃科预约结肠镜,后转入我院脾胃科行结肠镜检查,肠镜结果回报:距离肛缘10cm直肠至肛门口可见环周淡蓝色粘膜隆起,局部肠壁较多鲜红色血液附着。诊断:直肠远端海绵状血管瘤。后转入我肛肠科继续治疗,安阿玥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积极请血管外科协助会诊,同时安阿玥科主任积极组织科室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考虑患者年龄小,未婚未育,直肠广泛血管瘤,范围大,行肠切除+吻合术损伤大,并发症多,风险高,最终安主任决定局麻下经肛门直肠海绵状血管瘤芍倍注射液注射术,告知患者及家属血管瘤范围广,注射术可能需二至三次注射,患者及家属同意目前手术方式,于年6月28日在局麻下行直肠海绵状血管瘤注射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于输血、止血、营养补液对症治疗,患者每次大便后仍有少量便血,为暗红色血块伴有部分鲜血,术后血色素一直波动在5-6g/L左右。2周后我们再次复查肠镜,肠镜回报:距离肛缘10cm后壁可见一2*1cm溃疡出血灶,上覆厚苔,其对侧可见少量活动性渗血。考虑患者血管瘤范围广,第一次注射后,仍有部分残余,决定再次行芍倍注射液注射术,并于年7月20日再次在局麻下行血管瘤注射术,术后予止血、抗炎、营养补液,术后第二天开始排便后再未见出血,复查血色素6.2g/L。现患者精神佳,食欲可,活动自如,近日准备出院。
图2、图3为患者术前术后手掌颜色与正常比较,术后血红蛋白数值有所增长,颜色较前有所改善。
王进宝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