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与评估要点
(一)疼痛(二)出血(三)感染(四)黄疸(五)引流管的护理(六)教育需求(七)术后并发症
二、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
(1)症状:
1)消化道症状:大多数病人仅在进食后,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嗳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2)胆绞痛:为典型症状,当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胆汁分泌增加,胆囊收缩,或睡眠时改变体位,结石移位嵌顿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汁排除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胆绞痛。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
3)寒战、高热:胆道梗阻继发感染后内压进一步升高,细菌及毒素经毛细胆管进入肝窦至肝静脉,引起全身性感染。胆管感染时病人寒战、高热明显,高于胆囊感染,体温可高达39-40℃.
4)黄疸:胆管梗阻后胆红素逆流入血即可出现黄疸,其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部位,有无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形成Mirizzi综合征时黄疸明显。黄疸时常有尿色变深,粪色变浅和皮肤瘙痒等症状,胆管完全梗阻时大便呈陶土样。
5)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的典型临床表现称为Charcot三联症。常见于结石梗阻肝外胆管并继发感染时。
6)Mirizzi综合征:胆囊内较大结石持续嵌顿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时,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称Mirizzi综合征。
7)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但未合并感染时,胆汁中的胆色素被胆囊粘膜吸收,并分泌粘液性物质,积存于胆囊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无色透明,故称为白胆汁。
8)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一般无黄疸,但当双侧胆管均有梗阻或伴有感染时,则出现寒战、高热、黄疸。
9)其他:a: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后或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s括约肌时引起损伤或嵌顿于壶腹部引起的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b:因结石压迫可致胆囊十二指肠瘘;c:结石及炎症的反复刺激可诱发胆道癌变。
(2)体征:
1)压痛:胆管结石未合并感染时,剑突下和右上腹部轻度压痛。胆管内压过高或合并感染时,剑突下和右上腹部有明显压痛。
2)腹膜刺激征:如发生胆汁外渗,甚至发生胆管壁坏死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并可出现肝区叩击痛。
3)胆囊肿大时可被触及,并有触痛。肝内胆管结石主要表现为肝呈不对称性肿大,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2、体位/活动: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1)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2)急性期后根据体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3、饮食与营养:
(1)能进食者,常给予低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急性发作期根据医嘱给予暂禁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4、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不良心态,及时给予疏导及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和家属的担心。
5、疼痛的护理:
(1)卧床休息,平卧位。
(2)解痉止痛,遵医嘱给予-2,平痛新等,禁用吗啡,因吗啡可引起Oddis括约肌收缩,增加胆道内压力。
6、给药: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1)抗感染治疗。
(2)护肝治疗。
(3)解痉止痛。
(4)抑酸或抑制胰腺分泌治疗。
(5)补液支持治疗。
7、术前准备: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常规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2、体位:麻醉未清醒患者给予去枕平卧位,若有呕吐的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清醒后可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与引流。
3、饮食:护士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尽早进食,一般从温水、流质、半流质、普食逐步过渡。宜少量多餐,给予低脂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
4、切口及皮肤:保持刀口敷料及引流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生换药,按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
5、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6、疼痛护理:轻度疼痛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疼痛严重者遵医嘱持续镇痛泵止痛或应用镇痛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
7、给药:遵医嘱给予保肝、护胃、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
8、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打折。
(2)T管:保持有效引流,平卧位时引流管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观察记录胆汁颜色量以及性状,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应立即检查通知医生并处理,若引流量较多,常提示胆道下端引流不畅或梗阻。
(3)腹腔引流管:观察管周有无皮下气肿或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4)导尿管:每天两次会阴护理,拔管前做好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9、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10、并发症的观察:
(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和伤口渗血情况;有腹腔引流管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2)胆瘘:病人出现发热、腹胀、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表现,或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样,提示发生胆汁渗漏。干预措施:a、充分引流,安置腹腔引流管,取半卧位,将漏出的胆汁充分引流至体外是治疗胆瘘最重要的措施。b、维持水电解质平衡;c、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被浸湿的辅料,给予氧化锌软膏等涂抹保护局部皮肤。
(3)感染:多继发于胆瘘,充分引流,遵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
三、健康教育
(一)卫生:禁食期间宣教禁食的目的并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二)饮食:合理搭配饮食,少食多餐,给予低脂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
(三)咳嗽: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多做深呼吸和呼吸功能锻炼。
(四)活动: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遵医嘱及病情,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五)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六)复诊:出院后如有持续腹痛,高热,刀口红肿有渗液,黄疸等及时返院复查。
胆道肿瘤(胆囊癌/胆管癌)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与评估要点
(一)黄疸(二)疼痛(三)感染(四)营养失调(五)血糖异常(六)引流管的护理(七)术后并发症(八)教育需求
二、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
(1)黄疸:为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大便呈灰白色或陶土样等。
(2)疼痛:可有右上腹痛,放射至肩部,伴有食欲下降等;少数无黄疸者有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胀痛或绞痛。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体重减轻、恶心、厌食、消瘦、贫血、黄疸、腹水、乏力等。胆囊癌梗阻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癌晚期,可在右腹上触及肿块,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
(二)行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的病人,同肝癌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三)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同胰腺癌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四)行单纯性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同胆石症术后护理常规。
三、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
(二)活动: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劳逸结合。
(三)用药:向病人宣教正确服用药物的目的和方法。
(四)心理:保持良好心态,做好心理疏导,正确面对疾病。
(五)戒烟戒酒,避免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刺激。
(六)定期复查,如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随时就诊。
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与评估要点
(一)疼痛(二)糖代谢紊乱(三)呼吸困难(四)麻痹性肠梗阻(五)感染(六)水电解质失衡(七)胃肠减压(八)营养不良(TPN的护理/肠内外营养)(九)教育需求
二、护理要点
(一)体位与活动:
1、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为主,以半卧位为宜,鼓励床上翻身。
2、长期卧床患者督促或协助每2小时翻身。
3、病情好转,身体能耐受范围内下床活动。
(二)饮食与输液:
1、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需短期禁食,禁食期间,可以使用TPN。
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间常先使用TPN,待病情趋向缓解,考虑实施肠内营养。
3、遵医嘱进食,以低脂流质、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4、注意补液速度和量,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中医治疗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