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激光穴位照射在犬后躯瘫痪俗称腰痿上的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犬后躯瘫痪俗称“腰痿”,临床上属于非常见病,但近几年发病犬只逐年增多,引起后躯瘫痪的原因很多:饲养水平提高造成犬只肥胖引起胸腰椎间隙增生狭窄压迫神经、撞击等外力作用引起的脊髓挫伤、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压都会引起发病。本病鉴别诊断复杂而且治疗周期长,外科手术的开展受技术、经济条件,饲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尚没有大力推广,所以保守治疗(除关节错位,关节异常)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本人在临床治疗当中,运用中医针灸配合TDP、激光穴位照射,以及药物穴位注射,和其他药物治疗等方法,针对犬后躯瘫痪病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引言

犬后躯瘫痪俗称“腰瘘”,临床上属于外科常见病,近几年发病犬只逐年增多,引起后躯麻痹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腰椎间隙狭窄压迫脊髓所致,撞击、跳跃等也会引起脊髓挫伤。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压引起发病,本病不易诊断难治疗,因为外科手术的开展受经济条件,互利环境.饲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尚没有大力推广,所以保守治疗(除关节错位,关节异常)尤为重要.通过中医电针、TDP热疗,激光穴位照射以及配合药物治疗,有效率,治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统计以来,发病犬为条,康复犬条,治愈率为80%,但复发率为20%,由此应该重视本病的预后,下面就临床中常见到的椎间盘突出、腰扭伤、腰肌劳损等病例的情况及心得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2、解剖位置 

2.1犬有13个胸椎,椎体宽、上下扁,最后2-3个无肋凹。椎弓无椎外侧孔。棘突呈圆柱状,第11胸椎棘突垂直,称为直椎。前关节突与横突间有乳突,后3个胸椎的后关节突与横突之间有副突。

腰椎有7块,发达,是脊柱中最强大的椎骨。这与犬腰部活动灵活有关。横突不发达,呈板状伸向前下方。乳突和副突发达。

荐骨由3块荐椎愈合而成,近似短宽的方形。盆部特凹,棘突顶端常分离。

尾椎椎骨短小,后部更甚。第3,4,5尾椎椎体腹侧常有血管弓骨,左右合并成V型,尾中动脉,静脉由此通过。

髋骨与正中矢面平行,髂骨嵴凸,髋结节和荐结节均分前、后两部,弓状线明显,缺腰小肌结节。坐骨板与坐骨体呈90度扭转,坐骨弓宽而浅,坐骨结节为嵴状。耻骨联合处较厚,且愈合较后。

2.2臀股部肌

臀浅肌较发达,位于臀中肌后方。起于荐骨和第1尾椎。止于第3转子。

臀中肌发达,深部无臀副肌,

2.3神经:腰神经有7对,荐神经3对,尾神经5-6对。

腰荐干的特征:由第6-7腰神经和第1-3荐神经的腹侧支合并形成。其坐骨神经的主要特征如下:

腓总神经肌支分布到跗关节屈肌、趾关节伸肌、皮支形成小腿外侧皮神经。

胫神经,肌支分布到跗关节伸肌、趾关节屈肌、皮支形成小腿后皮神经。

植物性神经

颈交感神经干前半部位于颈总动脉背侧,后半部则在腹侧,交感干与迷走神经伴行,合并形成迷走交感干。

腰交感干细,有7对腰神经节,此外还有椎下神经节。

荐部副交感神经,由荐部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发出,形成盆神经丛。

3、中医理论 

脾:主肌肉,四肢。指蓄体肌肉的丰满健壮和四肢的正常活动,都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

脾主身之肌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肌肉需要得到气血的营养,才会丰满健壮。如果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则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清阳实四肢。四肢需得到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

肝:主筋。筋即筋膜,是联结关节、肌肉的组织。肢节和关节的屈伸或转侧运动。必须依赖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弛张。筋的活动又依赖于肝血的滋养和批、肝气的升发,才会筋力强健,耐受疲劳。

经络:躯干按照腹为阴,背为阳的原则,胸腹部分布前后肢三阴经和任脉。背脊部分布前后肢三阳经和督脉,背腰部为后肢太阳经挟行,侧腹部为少阳经所过。这些经脉都是阴阳一般法则循行的。

穴位: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的前缘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在臀浅肌、臀中肌、股二头肌,有臀后动、静脉和坐骨神经分布。后三里:位于小腿外侧上1/4处,在胫骨嵴与腓骨小头之下方间隙中,左右肢各一穴。在胫前肌、趾长伸肌与趾深屈肌之间,有腓神经分布。百会:位于第7腰椎棘突与荐骨之间,有第7腰神经背支分布。

4、仪器设备 

1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俗称神灯TDP):利用局部加热使患部皮肤及各种组织的血管迅速膨胀,加速血液循环。使局部的新陈代谢加强。加强对局部神经和肌肉的刺激。使神经、血管、肌肉在不断的刺激中逐步的恢复机能。

2 电针治疗仪(电麻针):基本原理是根据中医理论中的毫针对穴位的刺激,通过电流强弱及的调节,从而达到对经络、脏腑的调理使卫气营血得以正常。 

3 激光治疗(2.0):在照射距离达50—80CM,激光束与照射部位垂直,照射5-15分钟,1次每天,连续8-12天为1疗程。小剂量的低能激光具有刺激、调节、消炎、消肿、镇痛、脱敏、止痒、收敛、促进肉芽和上皮的生长、加速伤口、溃疡、烧伤、骨折的愈合。促进断离神经的再生和毛发生长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进代谢,恢复器官功能和激素的平衡分泌。

5、病因

5.1品种与年龄

5.1.1在椎间盘方面:已知有84种犬均可发生椎间盘退变,但是,小型品种如腊肠犬、比格犬、京巴犬及长卷毛犬等最常发生。小型犬硬膜外腔较小,即使少量的髓核突出,也会产生严重的压迫脊髓。而大型犬硬膜外腔较大,同样量的髓核突出就不会产生严重后果或只出现轻微的压迫脊髓,4~5岁犬发病率最高,占73%,7岁以上占21.2%。

5.1.2在关节脱位方面:先天性是骨骼解剖上的畸形或骨骼结构上的改变导致骨脱位,有人认为是一种遗传病。以内方膝盖骨脱位以一肢多见。两侧性中有20%~25%。多见于小型犬,如玩具犬、博美犬。

5.2遗传因素

例如:在椎间盘方面腊肠犬为最易发生椎间盘疾病的品种,其发病率比其他各种犬发病率总和高10~20倍。有人做了52例腊肠犬椎间盘突出的系谱分析,发现该病的遗传模式一致,即表明腊肠犬对本病有较高的遗传性。因为腊肠犬饲养数量少所以在临床统计中发病数较少。

5.3外伤因素

5.3.1在椎间盘方面尽管外伤对诱发椎间盘退变并不是主要的但当已发生椎间盘退变是,外伤可促使椎间盘损伤、髓核突出。

5.3.2在腰扭伤方面常见于冲撞、摔倒、跳跃、坠落、抱犬姿势或抓犬不当以及保定方法不当或动物骚动而引起的腰肌及关节的损伤。患有佝偻病和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的犬、猫,最易发生本病。

5.3.3椎间盘因素在椎间盘突出方面可能受异常脊椎应激的影响,椎间盘营养、溶酶体活性异常引起椎间盘基质的变化。

5.3.4脊髓受压脊髓炎、骨囊肿、椎骨肿瘤、脊髓膜囊肿、脊椎前移、椎骨畸形、脊椎脱位、椎间盘突出、脊椎骨折、椎管或脊椎中的寄生虫移行、脑硬膜下和脊髓内出血等原因均可导致脊髓受压,因而产生对脊髓和神经根的持续或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多见于北京犬、法国喇叭犬、猎獾犬。

6、发病机理

椎间盘由多糖蛋白、糖蛋白、胶原蛋白及非胶原蛋白组成。幼年犬髓核中的多糖蛋白和糖蛋白含量较高。而纤维环胶原成分含量高。随着动物年老和椎间盘退变,其生物化学结构,髓核多糖蛋白减少,胶原成分增加。降低了缓冲震动和均匀的驱散作用于椎间盘的能力。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在2月龄到2岁间椎间盘就开始软骨样化生或退变。1岁是75%~%的椎间盘经历退变过程。软骨退变快,伴随椎间盘的矿化。非软骨营养障碍类犬椎间盘发生纤维样化生,但病变过程缓慢,多在8~10岁,很少有矿化作用。

起初,髓核外周变性并向中央发展,同时纤维环亦退变。由于背侧纤维环较薄,退变后其抵抗力更小,髓核易从此处突出。也有髓核从纤维环外侧和腹侧发生突出,但临床意义不重要。

汉森氏将椎间盘背侧环突出划分为I、II两型:I型为背侧环全破裂,大量髓核拥入椎管;II型仅部分纤维环破裂,髓核挤入椎管。前者多见于软骨营养障碍类犬,炎症反应严重;后者常发生于非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发病慢。

正常情况下,脊髓能承受一定机械压迫和移位。当脊髓受到大量椎间盘组织压迫时,就失去代偿能力,出现临床症状。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压迫的力量、突出物大小及损伤部位。因胸腰段(常发生于第11胸椎至第3腰椎)椎管腔较小,脊髓最易受压、损伤,临床上常以麻木和麻痹为主;而颈椎椎管直径较大,脊髓有较大的空隙代偿机械移位,临床上仅出现疼痛症状。

急性脊髓压迫多发生于I型椎间盘疾病,脊髓压迫严重,局部白质和灰质表现出血、水肿、缺氧、坏死、白质脱髓鞘、脊髓软化等。慢性脊髓压迫多见于II型椎间盘疾病犬,脊髓受迫轻微,多为白质出现一定程度的缺氧,但不会发生急性压迫性病变过程。

7、症状

7.1I型椎间盘疾病主要表现疼痛、运动或感觉缺陷,发病急,常在髓核突出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也有在数天内发病,其症状或好或坏,可达数周或数月之久。

7.1.1颈部椎间盘疾病主要表现经部敏感、疼痛。站立时颈部肌肉呈现疼痛性痉挛,鼻尖抵地,腰背弓起;运步小心、头颈僵直、耳竖起;触诊颈部肌肉极度紧张或痛叫。重者,颈部、前肢麻木,共济失调或四肢截瘫。少数急性、严重病例出现一侧霍尔氏综合征和高热症。第2~3和第3~4椎间盘发病率最高。

7.1.2胸腰部椎间盘突出,病初动物严重疼痛、呻吟、不愿挪步或行动困难。以后突然发生两后肢运动障碍(麻木或麻痹)和感觉消失,但两前肢往往正常。病犬尿失禁,肛门反射迟钝。上运动原病变时,膀胱充满,张力大,难挤压;下运动原损伤时,膀胱松弛,容易积压。犬腰间盘突出常发部位为胸第11~12至腰第2~3椎间盘。

7.2Ⅱ型椎间盘疾病主要表现四肢不对称性麻痹或瘫痪,发病缓慢,病程长,可持续数月。不过,某些犬也有几天的急性发作。颈Ⅱ型椎间盘疾病最常发生在颈后椎间盘。

7.3脊髓扭伤是,关节韧带、肌肉被牵张或剧伸是,局部变化不明显,但后驱无力,背腰拱起,腰部触摸强硬,两后肢运步不灵活,有时打晃,后退及转弯困难。卧地是小心,谨慎,卧地后翻转无力,起立困难。叩诊腰部棘突有疼痛反应,凹腰反应迟钝。多数出现神经不全麻痹,后驱麻痹,运步是,后驱摇晃,站立不稳。严重时,两后肢瘫痪,以单肢或两后肢拖地前进,大小便失禁。

当挫伤发生在腰荐间隙时,其症状也表现不一。当发生在腰髓前1/3时,出现臀部、后肢和尾的知觉消失及运动麻痹,反射增强;当发生在腰髓中1/3时,除后肢麻痹外,因股神经核的损伤,膝反射消失,其他反射正常;当发生在腰髓后1/3及荐部脊髓损伤时,后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呈现运动麻痹和知觉消失,尾、直肠及膀胱麻痹,肛门哆开,反射消失。尿淋漓。

8、诊断

根据品种、年龄、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症状。X射线检查既可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又可对脊髓的损伤程度与预后做出判断。

个别病例需要进行脊椎X射线检查或脊髓造影检查。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特征,可以初步确定损伤部位。

表1脊髓各分节病灶症状特点

分节病灶症状特点

颈部:运动失调,四肢运动呈不全麻痹或麻痹,尤以后肢明显,反射机能减弱。有的全身肌肉抽搐、痉挛、颈部脊柱疼痛。常伴有呼吸困难、吞咽障碍

颈胸部:运动失调。前肢反射机能减弱,肌肉内弛缓、萎缩。后肢的反射机能和肌肉紧张性正常。颈部脊柱疼痛。

胸腰部:后肢运动失调,不全麻痹。反射机能减退,肌肉弛缓。前肢、尾的运动及肛门反射正常。

腰荐部:后肢运动失调,不全麻痹,肌肉萎缩。前肢正常。肛门消失,大小便失禁。

X射线检查前,动物应全身麻醉,侧卧与仰卧保定。如前述,小动物椎间盘疾病主要在胸腰段和颈部。但也可能两个部位同时发生。故在拍摄胸腰段时,应做颈部X射线检查。反之亦然。拍摄方位一般同时做侧位和腹背位X射线片。一般普通平片可以诊断出椎间盘突出,必要时需施脊髓造影技术。颈、胸腰段椎间盘突出X射线摄影征像:椎间盘间隙狭窄,并有矿物质沉积团块,椎间空狭小或灰暗,关节突异常间隙形成。如做脊髓造影术,可见髓索明显变细(被突出物积压),椎管内有大块矿物阴影。有条件的可做CT或MRI检查,有助于精确的发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尤其椎孔内髓核突出物。

后肢有无深通(deeppain)是重要的预后征候。感觉麻痹超过24h提示预后不良。

9、治疗及病例

9.1根据I、II型椎间盘疾病,选择适宜的保守或手术疗法。

9.1.1I型椎间盘疾病的治疗,保守疗法:疼痛、肌肉痉挛、轻度申颈缺陷,如疼痛性麻木及共济失调者适宜保守疗法。通过强制休息、消炎镇静等,减轻脊髓及神经炎症,促使北侧纤维环愈合。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是治疗本病综合征的首选药,但不主张使用止痛、肌松、非类固醇消炎药物(除少数病例外),因用了这些药后,动物疼痛减轻或消失而活动增加,有促使髓核突出的危险。一般动物关在笼内限制活动2—3周。尿失禁者每天定时挤压膀胱排尿2—3次。手术疗法:有开窗术和减压术两类,每类又有多种手术方法可选。开窗术(fenestration)指在两椎体间钻孔,刮取椎间盘组织。此法仅在临床症状较轻和椎管内突出物有限时,才有治疗意义。从这一点来说,颈部开窗术效果比胸腰段好,但在多数情况下,开窗术更多用于预防性手术,常与减压术同时进行。开窗术有脊椎背侧、偏侧和腹侧术式。减压术(de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11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