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过(可能发生)盆底损伤或异常的女性
1.产后女性(42天以后):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产后42天都应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通过盆底康复恢复受损的盆底。
2.计划妊娠者,尤其计划第二次妊娠的经产妇:
在妊娠前需进行盆底功能评估,了解盆底的功能状态,有利于孕前恢复盆底功能或学会正确的Kegel运动,预防或减少妊娠期或产后盆底疾病的发生。
3.围绝经期女性:
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盆底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可通过盆底康复改善盆底功能。
2
盆底疾病患者
1.各种尿失禁:
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咳嗽、跳绳、爬楼梯、快步走时漏尿等)、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次数多、听到流水声想小便等)、混合性尿失禁。
2.膀胱过度活动症者:尿频、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
尿失禁。
3.尿潴留:产后、盆腔术后尿潴留。
4.反复阴道炎、反复尿道炎患者
5.盆腔器官脱垂: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阴道前、
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
6.排便障碍:便秘或大便失禁。
7.盆腔痛:慢性盆腔痛、产后盆腔痛、腰腹坠胀酸痛、腰背痛等。
8.阴道松弛或痉挛者:产后或中老年女性常见现象。
9.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缺失、
性交痛等。
3
产后或妇科疾病患者
1.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耻骨联合分离、腹直肌分离
2.人流术后:促进人流子宫内膜恢复,改善人流
术后月经过少。
3.子宫内膜薄造成的不孕者:促进子宫内膜增厚。
4.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改善卵巢功能
4
盆腔手术
1.尿生殖手术前、后需辅助治疗者:
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术前和术后,改善术后盆底功能,减少盆底疾病复发。
2.妇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后者:
预防和减少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3.术后伤口疼痛、愈合不良、疤痕疼痛等
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