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拒绝把屎把尿如何正确进行如厕训练


经历了宝宝降生的喜悦、昼夜颠倒的忙碌添加辅食的烦恼……终于,可爱的宝宝一岁了——宝宝告别了婴儿期进入儿童期!你正在喜悦之际,却突然发现:邻居家同龄的宝宝已经不用纸尿裤了,宝宝奶奶更是骄傲地告诉你“我家宝宝5个月就把便,现在不用纸尿裤了,宝宝多聪明!”更有外婆“好心”地建议你:“天气热,穿纸尿裤对小鸡鸡不好,你怎么还给宝宝穿呀?”一瞬间,你觉得自己作为妈妈真是失职.......可事实确实如此吗?

如厕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父母同样重要,这是由宝宝和父母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任务。对于父母来说,如厕训练后意味着宝宝不需要纸尿裤了,真好!但别忘了,训练过程中和结束后新的烦恼也会随之而来,小意外频发是常态,例如宝宝不愿配合训练、频繁尿裤子、大便了不告诉妈妈、如厕能力倒退,或许还要面对由于训练不当导致的夜间遗尿、大便失禁和以及便秘。

对于宝宝来说,如厕训练是宝宝迈向独立、自我满足并且开始自觉意识的重要一步,父母千万别破坏这一过程呀!

双方都准备好了吗?

在开始如厕训练之前,最重要的问题是:父母自己和宝宝双方都准备好了吗?在国外,做儿童保健的儿科医生经常和父母探讨的问题有:如何开始如厕训练,父母做好心理和计划的准备了吗,宝宝的哪些表现提示父母宝宝也准备好了(详见下表)。而不是纠结于在一岁后的哪个年龄段开始训练!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PediatricAcademicAssociation)认为,如厕训练开始的时间有明显的文化、种族和家庭计划的差异,但要避免在一岁前开始如厕训练(这会带来诸多后续的麻烦)。

图/如厕训练的预期指南

在宝宝12月龄至18月龄的准备期,父母需要做的是:观察宝宝具备了哪些可以开始如厕训练的能力,以及了解如厕训练的时间表和预期指南。

这个表看起来有些复杂,其实就是为了告诉父母:提早进行如厕训练并不会带来益处,反而有可能带来害处,切忌操之过急。如厕训练,可在18月龄开始,宝宝如果没有准备好,训练计划可以一个月一个月地往后推,两岁开始如厕训练也行,两岁半开始也行,3岁前基本完成就行了。

大量数据显示,直到4岁,大多数宝宝才能完全自主控制膀胱功能,保持白天清醒时不遗尿,5岁到7岁的健康孩子还会偶尔发生夜间遗尿,男孩遗尿比女孩多见,和家族遗传有相关性,这就是人体发育的自然规律。所以请遵从自然规律训练宝宝,在适宜的年龄段做合适的事!宝宝的大小便自理能力是初级的基本能力,通过训练可以达到,和宝宝的智力水平没有关联,智力由大脑决定,控制大小便的肛肠和膀胱离大脑比较远,记住“屁股不决定脑袋”——先学会排便的宝宝并不一定比后学会排便的宝宝聪明!

开始如厕训练的信号和能力

宝宝何时具备了如厕训练的能力呢?以下是公认的一些信号:

开始如厕训练的信号和能力

走去坐便器

坐得稳坐便器

保持尿片干燥数小时,白天午觉醒来时尿片干燥

会拉高或拉低衣服

能跟随简单的命令

口头或行为表达想拉尿和拉便的想法

显示独立的信号,会说“不”

对如厕有兴趣

有意愿获得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享受奖励

模仿成人和大儿童如厕

如上所诉,如果宝宝的膀胱功能还没拥有“hold住”尿几小时的能力,提早训练排尿也是枉然。那么排大便呢?有妈妈会问:“宝宝几个月龄把便就能排出大便,这样难道不好吗?”宝宝排出大便的机能比较复杂,初期通过把便是利用宝宝上半身身体重量和大便一起压迫刺激肛门排出;后期如厕训练涉及肛周括约肌和神经反射,传输大脑反馈指令,形成完整的排便过程。这两种方式显然不同。

训练由大脑控制的自主排便,需要在神经肌肉协调发育趋于成熟,宝宝具备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心理上准备好的时候开始。提早开始训练反而会导致宝宝生理和心理困惑,属于如厕训练不当范畴,和之后出现的功能性便秘和大便失禁有一定关联。“婴儿期能把便后排便的宝宝比较聪明”这个传统观念是错误的。在婴儿期把便,有可能不利于宝宝髋关节的发育,这个问题很多医生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64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