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909/6514900.html今天我们讲解一种更加高级的提升质感的技术-混合描线法。
这个技术如果掌握熟练,每次操作只需要十秒左右。而它的技术要领,讲起来则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说,一旦掌握,它带给你的是很高效率的质感提升。
本课对大家的PS基础有一些要求,如果不懂PS,也可以了解一下套路,学过基础课程之后回头再来看本课,你会感觉它并不难。关于基础课程,大家可以找一下祁连山制作的PS视频教程。有非常详细的讲解。
我们常常看到美术作品中,采用描线的手法来表现,同时这些流畅的线条也可为画面带来质感。比如清明上河图,就是以线描为主的绘画手段。
不仅仅中国传统文化使用线描手法,国外的美术作品也使用线条来勾勒主体,效果非常醒目。比如说动漫作品,流畅清晰的线条为作品增色不少。它和中国画放在一起,明显风格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描线的方法为作品提神。
传统的勾线,采用的手工的方法。使用专用的勾线笔来进行。要求制作者经过大量的练习过程,要有非常强的耐心与细心,才能画出很漂亮的线条。而我们今天要学的,是数码勾线,我们用的是鼠标和PS软件,速度极快,效果也很好。
我们举个例子,这是我在山西拍摄的一张老建筑照片,砖瓦、文字这些主题如果我们使用线条来勾,复杂而且规则。
这是刚才那张图片,使用混合加滤镜的方法勾出来的线条。类似于在白色宣纸上所画的白描作品。我们采用数码勾线法,做出这个效果,如果手上速度快的话,不会超过10秒钟。
有的朋友会说,勾这个线有什么意思呢?我不喜欢白描的风格。其实这个并不是我们最终所要的效果,我们还要把这些线条直接勾画在图像上。相当于在照片上使用毛笔沿着边缘又描了一层。
这张图,是加入勾线前后的对比,左边是原图,其实细节已经很丰富了。而右边则在原图的基础上勾了一层边。粗看上去两图差不多,但细看之下,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勾边之后的图看上去结像更加结实不松散,立体感更强,细节也更加突出。所以这个方法更容易锦上添花。
好,下面我们说说方法。在PS中打开图像,按快捷键Ctrl+J,复制图层。这样我们有两个图层,都是相同的内容。
对上面这个图层,按快捷键Ctrl+I,将图像反相。下面呢我们把这两个图层进行混合
在图层面板上,设置上面这个图层的混合模式为线性减淡(添加)。
两个图层经过混合之后,整个画面的色彩全都变成了纯白色,我们可以把这个白色想像成要描划的白纸,后面的步骤,我们将在这个白纸上描出线条来。混合模式是PS中非常强大的工具,学会了混合模式,可以做出以前想像不出的效果。但它相对比较难学。我们的认证课程里,有系统化的混合模式教学。大家可以一步一步学习。
由于混合模式的原理关系到较为复杂的数学公式,短时间无法说明白,所以本例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套路就可以了。
我们使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对上面这个图层使用模糊滤镜
可以看到,模糊滤镜就像显影剂一样,图像中的线条立即就被描了出来。模糊的值也是可以调的,我先调一个比较大的值:5.3,那么描出来的线条就会比较宽,就像使用粗毛笔描出来的效果。
我把这个值调低试一试,描出来的线条就细得多了,就像用钢笔描出来的效果。不过这个线条颜色非常浅,不易看清楚。
我们在调图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加大参数,比如说有的人的认为图像越锐越好,却忽略了画面的润泽,有的人喜欢一味加大饱和度,让色彩更鲜艳,却让图像最终浓妆艳抹,失去了味道。所以说,我们要做图一定要适可而止,合适的参数非常重要。在本图中,我使用0.8这个参数,单击确定,得到了较细的描边线条。
这个线条,是由两个图层共同混合得到的,如果我们想对混出来的描线层再进行下一步调整的话,就必须把它做成一个单独的图层。所以我按Ctrl+Alt+Shift+E这个快捷键,盖印图层。如图所示的图层2,就是盖印出来的白纸描线层。
现在这个线就像用很淡的墨描出来的,下面我们对描线层使用曲线调整,把这个线条调得明显一些。
在曲线调整时,要尽可能把线条调出黑白灰过渡的层次来,方法就是使用较为平滑的曲线,不要让它过于陡峭。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纯黑色的斑点,影响效果。
当初做的反相图层是一个辅助工具,我们只是临时用一下,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它已经完成了使命。我们可以点图层前面的小眼睛,把它隐藏,或者在这个图层上单击,选择它,按DEL删除这个图层。
我们来看一下描出来的效果。由于边缘部分细节较多,描出来的这些线条看上去比较生涩,断断续续,不平滑流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下描出来的效果。由于边缘部分细节较多
我们使用滤镜-风格化-扩散,
在扩散滤镜中,我们使用各向异性这个选项,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线条明显变得非常流畅,就像画家沿着原来的线条,用毛笔重新勾画出来一样。这个方法就是用来把断续生涩的线条进行平滑连接的方法。
现在线条被描在一张白纸上,如何把白纸去掉,只留下线条呢?很简单,我们把线描这一层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就可以把白纸变成透明的了。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细节变化,在图像上如同使用毛笔进行了边缘描画,细节和立体感都得到了加强。
我们用细线可以表现边缘的细节和细小的斑点。如果我们在前面模糊的环节做些变化,再来试一试。比如模糊半径我加大到了8.4,可以看到描出来的线明显变粗。
这一次我不做扩散滤镜,直接用正片叠底,可以看到画面的立体感明显加强,这是因为我们将暗调部分进行了加深。所以这个技术,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调色的手段。是加强细节立体感的一种方法。
如果你想让这个效果更加明显,复制这个描线图层就能达到目的。按Ctrl+J,就会重复描上一层线,这张图是加了四层线描的效果。当然,我们不能无休止地加强边缘,中国有句古话叫“过尤不及”,做过了头,效果会太生硬的。
如果感觉加上描线层之后效果太强烈,我们可以通过对图层的不透明度进行细调来精细操作。
本文为祁连山原始教程,转载请注明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xm/1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