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洪军给母亲喂水喝
百善孝为先。城西街道桥头村村民楼洪军,10多年来悉心照顾母亲的故事,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楼洪军,是城西街道远近闻名的孝子。他10多年如一日对痴呆母亲的照顾,感动了很多人。他说:“母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现在我照顾母亲,只是些手脚功夫,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照顾母亲,是他的“工作”
“我的母亲10多年前就慢慢地开始痴呆,以前还会自己吃,年开始就需要喂食了。”楼洪军告诉记者。
楼洪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那年,他46岁,上有老,下有小。那时母亲虽然得了老年痴呆,可是父亲还在世,他只要日常帮忙料理些家务。
那年母亲病倒,必须得有人伺候了,作为长子的楼洪军就搬去跟父母一起居住。
楼洪军开始学习着收拾家务,学习怎样照顾人。那时父亲还健在,白天父亲守着,他还可以出门工作。但自从6年前,父亲走了,他只好辞职在家照顾母亲。每天早上5点多,楼洪军起床,料理好母亲的吃喝拉撒。他说,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我的工作,必须要做好”。
这些年,母亲的痴呆病越来越严重,楼洪军一天到晚寸步不离守在家中,如果有事出门,就让两个妹妹过来轮流守着母亲。从此,给母亲穿衣、梳头、洗衣、喂饭……便成了楼洪军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孝顺母亲,从一点一滴做起
“他对老太太孝顺得很,十几年如一日,一句怨言也没有。”对于楼洪军的孝顺,桥头村村民有口皆碑。
老母亲痴呆一年比一年严重,不认识人、不认识回家的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这些年更是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最让楼洪军感到无奈的是,前几年母亲时不时会走丢。“有几次趁家里没人的空隙,她一转身就跟着溜出来了,在大马路上转悠,差点被车撞到。”楼洪军说,有一次老母亲走失了一天一夜,家人找了很久,还好遇到隔壁邻居,路上看到将她送了回来。
那年老父亲突然去世,让楼洪军受了很大打击,他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父亲,亏欠了父亲。从那时起,他觉得要把亏欠父亲的东西弥补到母亲身上来,为此,这些年他从未出过远门,为母亲做饭洗衣、按摩擦洗、理发剪指甲都是亲力亲为。
楼洪军每天要为母亲清理大小便,梳头,一口一口喂饭吃。由于母亲没有牙齿,食物必需很稀很稠,每餐喂一次需一个小时左右,一日三餐都是喂完母亲后再自己吃饭。
尽孝,是一种传承
现在母亲83岁,楼洪军59岁,而他却早早生出了白发。村民看到楼洪军像呵护小孩一样照顾母亲,都夸他是个孝子,但楼洪军总是笑笑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
父亲走后,他和母亲住在一间老房子里,夜里只要母亲一有动静,他就立刻起床上前伺候。他说,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睡个安稳觉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老母亲不仅老年痴呆,现在耳朵也聋了,不会说话。”说着,楼洪军把母亲抱到了外头的躺椅上晒太阳。“从我记事起,母亲照顾一家人很辛苦,她和父亲两个人拉扯我们兄妹三个长大,这份不易我记在心里。我要守护我的母亲,尽孝是一种传承。”趁着太阳还没下山,楼洪军把老人抱到家门口晒一晒,他说,这是每天最开心的事,就像是歌里唱的那样:“我会在你身旁把你搀扶,就像当初,你带着我走出人生第一步……”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平凡的举动中展现出深深的母子情。
楼洪军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久病床前有孝子”大爱无疆的孝道赞歌。对此,他无怨无悔。
作者/卢丽珍编辑/吴潮明
义乌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