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只要有发烧,我就能治愈所有的疾病”——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
小跑妈通过前面几个专题一再论证和强调退烧药少吃或不吃,但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烧的难受啊,妈妈们可以做些什么缓解症状让孩子快点好起来呢?物理降温也有讲究:温水澡会耗费孩子体力容易造成二次感冒,效果不如泡脚;拉肚时不能补VC;什么时候该“局部保暖,头颈散热”;高温惊厥不要掐人中……这些妈妈都知道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发热的全过程,每个阶段伴随的症状不同,护理方式也不相同。当妈妈们对发热过程了然于心了,才不会被症状吓到,避免犯小跑妈“过早频繁温水澡降温,引起二次感冒”的错误。
一、一次完整的发烧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看发烧准备期。宝宝在开始发烧前,都会出现精神不佳、黏人、哭泣等现象,还伴随吐奶、拉肚子、倦怠、流清鼻涕等症状,根据宝宝体质不同可能持续一两天甚至一周。ps.发烧准备期流清鼻涕是从鼻孔里面流出来的,所以叫前流。
1.吐奶:吐奶是厌食反应的一种。宝宝的第一次发烧大都在添加辅食后发生,出现的原因是肌体为了限制宝宝的进食。呕吐是阻止肌体进食以减少铁的吸收,因为这时候肌体不需要铁,铁多了会给病原提供养分,感染加剧,发烧也会更加严重,这也就是发烧不能吃鸡蛋的原因,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给宝宝补充营养,营养在这个时候不是最需要的;
2.拉肚子:拉肚子就是腹泻,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含有大量游离的铁,肌体在遇到感染时,都会将这些游离的铁与蛋白质结合,通过肝脏开出体外,导致体内缺铁,同时也将没必要的废弃物一起排出体外,有利于肌体正常工作;
3.精神不佳:精神不佳就是倦怠,倦怠表现为疼痛和不适,是为了限制宝宝过多的活动,更好的休息,有利于免疫系统开展工作;
二、详细聊聊“发烧中ing”这个过程,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指的发烧。这个过程细分为体温上升期、持续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具体表现为手脚冰凉、头颈发热、畏寒、打寒颤等。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宝宝手脚冰凉,无论采用物理降温还是服用退烧药,依然还回复烧,体温会继续上升。在没有服用退烧药并且护理得当的情况下,对于普通病毒型感冒引起的发烧而言,体温上升期一般持续几小时或一两天。但实际上,这个阶段是退烧药的高服用期。原因有三:一是很多新手妈妈恪守38.5℃的临界点;二是很多经验不足的妈妈并不知道在“手脚冰凉”的时候服用退烧药“然并卵”;三是这个阶段温度就已经上升到39℃以上,很凶险的样子,妈妈们担心惊厥等情况发生,挺不住用了退烧药。(请查阅“发烧专题(三)妈妈别怕,发烧不会“烧坏脑子、烧惊厥、烧成肺炎”,肺炎也不是咳出来的”)这里也分享一个物理降温不当的教训。记得小跑第二次发烧的时候是半夜发现的,刚烧到37.8℃就被跑妈在睡梦中拖起来洗温水澡。洗完立即降了0.3℃,但很快又烧上去了,于是大半夜的一连洗了3次,跑弟困得睁不开眼睛,遭了二次感冒。
2.持续高热期:具体表现为持续数小时的稳定高温,全身发热,手脚发热,头颈发烫,昏睡等。一般摸到“手脚发热”,小跑妈就会放心很多,因为这表示体温不会继续升高了,人体将在峰值温度上将病毒赶尽杀绝,我们只需要补充水份,正确护理,让孩子多休息就好。有的妈妈并不知道这是“峰值温度”,以为温度还会升高,给孩子灌了退烧药。这无疑是帮倒忙,整个发烧过程又退回到体温上升期,下次的峰值还会更高。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退烧药缩短了高热期的时间,加速了体温下降期的到来。但大量的排汗容易引起脱水,而温度骤降非常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惊厥。
3.体温下降期:这阶段人体的主要工作是散热降温,采用排汗、大小便、排气等方式。
三、“发烧结束End”的主要工作是清理战场,以痰液、脓鼻涕、大便等方式把病毒、废物、病原体和坏死的细胞排除体外。所以会出现咳嗽、鼻塞、打喷嚏、拉肚子等症状,当清理工作完成后,这些症状在1-2天也就停止了。但很多妈妈普遍担心“是不是还没好啊,会不会还有其它的问题,要不要吃药巩固啊”等等,如果在这时用药其实适得其反,阻碍了发烧后身体的恢复,所以会出现反复咳嗽拖了几周都好不了。
四、下面来看看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做好护理工作,让孩子好受的同时加快痊愈。
护理要点总结:
护理应“以孩子舒适”为原则,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况。不要强行洗澡、贴退烧贴等等,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要打扰,在温度上升期人体畏寒,即使贴上退烧贴孩子都会哭闹撕掉。
全程多母乳或多喝水,避免脱水。
不拉肚子的情况下,注意补充VC,VC片或鲜榨橙汁、猕猴桃等。不满六个月的宝宝可以由妈妈补充VC,通过母乳给宝宝。
减少穿盖,助于散热。穿盖以“后背不出汗”为原则,护好肚子避免肠胃受凉。
手脚发凉需要暖热,醒着的时候可以泡脚。
禁食鸡蛋,高铁类食物,禁止洗澡,禁止用酒精降温,禁止捂汗。饮食清淡,以稀饭为主,不要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洗澡这个主要避免浪费体力造成二次感冒。
量体温最好耳温或者肛温,这两个部位比较接近身体中心温度,较准确;而腋下或者额温都会偏低一些
测耳温的时候最好两边耳朵都测,除了二次确认温度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两边耳温差有效发现中耳炎。
五、高温惊厥护理要点
当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正确做法是:
让孩子平躺休息:让孩子在床上或安全的平地躺下,解开衣领,可以让孩子头侧着或者侧卧,以防呕吐时误吸、呛咳、窒息。
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或给药:强行掰开孩子嘴可能造成损伤,抽筋一般不会咬伤舌头,即使咬伤也会很快长上。塞进去的东西还可能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还可能损伤牙齿。相反,抽搐时如果孩子嘴里有东西,可能的话还应该轻柔地取出。
不要掐人中:按住孩子、掐人中都阻止不了抽搐,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损伤。
孩子发烧惊厥时,往往全身僵直、四肢抽动、双眼翻白、意识不清、甚至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但与其慌乱地做些有害无益的事,家长不如镇定下来做这些事情:
o记录一下孩子抽搐的时间;
o拿手机把孩子抽搐的情形录下来,方便医生判断病情。
大部分的热性惊厥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不到一分钟,90%在5分钟内自发缓解。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o如果持续超过5分钟,需要就近就医或者打求救,如果既往有过30分钟以上的热性惊厥的孩子,再次出现长时间发作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再次发作,应尽早就诊,使用止痉药终止抽搐。
o无论抽搐持续多久,抽搐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最后确认是简单型的热性惊厥,一般不用特别处理。但需要检查一下发烧的原因,尤其要排除一下颅内感染的可能。
更多发烧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sp/1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