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火是最令妈妈困扰的常见问题之一,上火不仅容易引起咽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肺炎,威胁宝宝健康以至生命。究竟什么导致了宝宝上火?上火是一种疾病吗?现代医学如何解释上火的种种症状?父母们又该如何解决?
一、大便干燥
调查数据:有高达59.18%的宝宝上火表现为大便干燥。
小儿便秘是指宝宝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排便次数减少,几天甚至几周一次;或大便虽每日均有,但干燥如球,排出困难,或排便时肛门疼痛而不敢大便导致每次大便时都痛苦万分,大便更加坚硬难排。
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如家长给宝宝进食过于精细的食品,肠道长期缺少粗纤维的刺激作用,肠蠕动减慢而导致便秘;宝宝平素进食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数量也少;或食物中含蛋白质过多,含糖太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道吸收可使大便干燥;宝宝没有训练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形成,引起便秘。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或内科药物治疗。临床上,绝大多数的宝宝便秘都是功能性的。人们常说的“上火”实际上是指的由于饮食营养不均衡过食肥甘厚味,或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肠胃积热,稍微感冒就只使消化功能发生变化,出现排便困难。所以说上火就是内热的具体表现。
便秘时因粪块干硬导致排便时肛门疼痛,导致宝宝惧怕排便,粪便在体内停留水分进一步吸收,粪块更加坚硬难排形成恶性循环,还可以引起发热、口腔溃疡等疾病。
二、小便黄少
数据统计:54.97%的宝宝上火表现为小便少、黄。
正常小儿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无明显气味。如果宝宝由于饮水少,夏季出汗较多,尿量减少,尿色发黄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由于发热较高,伴有大便干结,舌苔黄厚,口气发酸,尿色深黄,骚气较重,就属于老百姓所说的“上火”,也是脾胃积热的一种表现。假如同时有排尿刺痛、尿频尿少,中医学认为是湿热邪毒下注膀胱,也就是通常说的尿路感染,医院做尿液的化验和相应的检查。如果尿色如深茶色不能掉以轻心,注意除外黄疸型肝炎。
水是宝贵的生命物质,婴儿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70%。小宝宝的饮食比较单纯,但屎尿多,出汗多,随着呼吸消耗的水分也多,所以越小的宝宝越要防范脱水。宝宝排尿的规律并不十分一致,可能是每1~3个小时一次,也可能是每天只尿4~6次。如果宝宝生病发烧,或当天气炎热时,他的尿量会减少,甚至可能减少一半,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正常的排尿不应该伴有疼痛感。因此,如果你注意到孩子排尿时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医院检查,以排除泌尿系感染或其他问题。
正常宝宝的小便呈淡黄至深黄色,尿液越浓缩,颜色就会越深,宝宝喝水少,尿液就会相对呈浓缩状态。有时候,你还会注意到宝宝尿布上染有粉红色,以为宝宝尿里有血而惊慌。实际上,这种粉红色痕迹通常是尿液高度浓缩后形成的尿液结晶。通常情况下,只要宝宝的小便可以达到每天4次,就不必过于担心这种浓缩尿,但如果这种粉红色尿一直存在,就要引起注意,及时去看医生。
三、眼屎多
数据统计:有49.49%的宝宝上火表现为眼屎多。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中医称之为目,目包括眼睑、眼珠及瞳仁黑睛和眼眦。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精华皆上注于目,眼与五脏都有联系,眼睑属脾,白睛(巩膜)属肺,黑睛(虹膜)属肝,瞳神(瞳孔)属肾,内外二眦(眼角)属心。如果宝宝的两眼角红肿有分泌物(眼屎)说明宝宝上火主要是心火,除有眼屎外还会有烦躁、哭闹、纳差、夜啼、大便干燥等表现。主要和饮食不周,衣被过厚,不注意眼部卫生有关。
宝宝大便干燥主要因为水分摄入太少,或者幼儿食物中纤维素摄入太少。每个宝宝每天排便的次数多少都不一样。多数宝宝会在每次喝奶后就排便,这是宝宝在进食后通过机体的胃肠反射导致其消化系统异常活跃的结果。
有时候,3~6周内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周才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因为母乳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量非常少,只要大便仍然是软的(硬度小于花生酱),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进食有规律,没有其他不适,这种排便频率就不能视为便秘,不必担心。
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至少应该每天排便一次。如果宝宝的排便次数较之减少,或者宝宝在排便时表现出费力等情况时,都要警惕宝宝有发生便秘的可能,要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解决办法,帮助宝宝摆脱便秘的烦恼。
无论是哪种喂养方式,如果宝宝的大便较硬或者偏干,都说明宝宝存在液量摄入不足,或者由于生病、发热、炎热等原因而失水过多等可能。如果宝宝已经添加辅食,这种干硬的大便则提示宝宝可能吃了太多会导致便秘的食物,并超出了宝宝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宝宝便便干,并非都是上火,要找找其他原因。
第一种原因,母乳不足。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很容易消化吸收,残渣本来就少。如果母乳不够,宝宝吃得少,便便就会减少,而且变稠。让宝宝多吸吮,可以刺激母乳的分泌。如果确实是母乳不够,可以添加配方奶粉。
第二种原因是配方奶中的成分不适合宝宝。配方奶中如果蛋白质、脂肪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的话,会让宝宝的胃肠难以消化吸收,使大便干燥。如果配方奶中的含钙量过多,多余的钙会与蛋白质结合成坚实的粪块,与脂肪结合成皂块,便便就会干硬。而如果配方奶中的糖含量过少时,会使宝宝的肠蠕动减弱,使便便不能及时排出,引起干燥。
四、舌苔黄而厚
数据统计:有35.08%的宝宝上火表现为舌苔黄而且厚。
中医认为,舌苔的变化能够反映脏腑的健康状况。舌苔厚是水液输布、代谢不好的反映。身体健康时,孩子舌头的大小适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正常状态下,由于咀嚼、吞咽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会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舌苔看起来薄而白。孩子患病时,由于进食量减少,咀嚼和舌的动作随之减少,唾液分泌也减少,舌苔就会变厚。舌苔较厚或舌中部及根部舌苔明显变厚,多数是病情已经深入体内,或者表示孩子有食积,有痰浊淤积在内。舌苔由薄转厚,说明病情在加重。
舌苔是指舌面上覆有的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主要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
小儿的舌头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妈咪要了解简单看舌苔的方法,妈咪主要观察宝宝的舌体、舌质和舌苔三个方面。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如果宝宝舌苔白多为寒,苔黄为有热,苔白腻为有寒痰食积。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舌苔花剥,状如地图,时隐时现,经久不愈,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如果宝宝舌苔厚腻,妈妈一定注意不要给宝宝穿过多的衣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果有腹部胀满嘴里有难闻的气味说明有食积存在,可以用山楂、麦芽煮水喝消失导滞。
五、哭闹不安
数据统计:32.14%宝宝表现为容易哭闹,35.87%宝宝表现为容易闹情绪。
正常小儿每天也会哭闹几次的,对于那些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宝宝,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向照料者发出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哭闹。所以了解宝宝哭叫的原因,给予及时适当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智能的发育,身体的健康。有研究资料提示小儿有16种哭声表示小儿的生理性啼哭,需要性啼哭,饥饿性啼哭及需求性啼哭等。无论哪种啼哭,都表示有它的含义,需要认真对待,上火的宝宝哭闹更多同样表示身体的不适或寻求妈咪的抚爱和安慰。
正常小儿面色应该是红润富有光泽,但是如果面色红赤多食运动后或穿着过多燥热所致,也有存食伤胃引起脾胃积热,出现面孔发红或一侧面红耳赤同时可伴手足心热,烦躁哭闹。中医理论认为五色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内脏的情况: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鼻属脾,骸属肾,额属心。如果左右两腮均为红赤多半提示肺胃积热,要立即清理肺胃之火,否则可引起发热、咳嗽食欲减退等病症。
对于上火的宝宝烦躁哭闹一定要耐心细致的寻找哭闹的缘由,充分理解并安慰。小婴儿要注意有无尿布是否需要更换,衣被是否过厚?婴幼儿有无口疮…也有小儿没有病痛只是心烦哭闹。
1、多喝水。
2、便秘也是配方粉过敏的症状之一,如果发现宝宝并不适合某种配方奶,可以试着更换其他品牌。医院检查是否配方粉过敏。
3、给宝宝冲调配方奶时,一定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把奶粉调得过浓,还要记得在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喝水少了,更容易上火。
4、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佳丽宝贝
白癜风秘方白癜风遮盖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