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别拿中暑不当回事黄埭一女子热射病发作


入夏以来,中暑、晕厥、心血管系统疾病、意外伤害等夏季常见疾病就诊量不断上升,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屡创新高。

7月28日一位女子因体力不支晕倒在马路边,被送来该院抢救。入院时患者无家属陪同,脸色苍白,浑身滚烫,考虑到患者情况紧急,当班护士石开霞立刻为患者准备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多数热射病患者伴有热痉挛、热衰竭、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位患者也出现大小便失禁、呕吐症状,石开霞为患者擦净身体,进行良好的生活护理,患者渐渐恢复了意识,脸上也有了血色。经询问,患者说她当时下班途中,天气很热,走着走着眼睛一黑就不知道怎么了,幸亏及急诊医护救助及时,才让自己转危为安。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姚建华表示,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室外工作的劳动者、家里蹲不舍得开空调的老人、大太阳还野在外面的小朋友……这些群体都要注意防中暑。

夏季防中暑安全知识

气温升高应注意防暑降温,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

一、中暑可分几种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出冷汗,头痛、恶心、全身乏力,意识模糊或昏厥等症状。

二、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2、降温。高温作业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高温作业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医院诊治。

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可以在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可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4、对在高温季节中暑的人员,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医院进行治疗。

四、防中暑安全技术措施

1、为高温作业工人提供短袖、短裤等易于散热的工作服。

2、定时、足量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饮用时以少量多次为宜。

3、按照规定合理安排轮休,保证职工达到规定的休班次数。

4、工作面温度超过35°时,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最高气温超过40°时,必须停止一切露天作业。

5、根据生产特点和采面条件合理安排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期间休息次数,杜绝超强度、超时间作业。

6、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年龄偏大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调整作业岗位,避免高温作业。

7、加强防暑急救宣传教育,教育职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习预防中暑和中暑后急救方法。

五、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3、不饮酒或尽量少饮酒。班前6小时之内不要饮酒,特别是酒精度很高的白酒。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苏报融媒记者金追峰通讯员吴琼)

赞赏

长按







































寒假白癜风患者出游要注意什么
白癜风治疗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31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