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么尴尬而隐私的话题,“大便不能自行控制,内裤时常可见令人发指的便迹,怎么回事啊?”“医生,还没到厕所,就尴尬了……”。上述情况可能与便失禁相关。
病因
便失禁与多种原因相关,如大便质地、肛门括约肌功能、腰骶神经损伤、产伤、肛门直肠手术、直肠脱垂、年龄增长、吸烟等。由于中医诊断以症状为主,在病因分析、严重程度分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治疗方面却是“独树一帜”、“翔实丰富”。所以笔者认为“便失禁”诊治须“中西互参,优势互补”。
临床评估
产伤、肛瘘手术引起的肛门括约肌,特别是外括约肌损伤,可出现一过性大便失禁,轻者可自行恢复,较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察舌平脉是很难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而现代医学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肛门直肠指诊、便失禁的相关量表(如CCF量表、SMIS量表、FISI量表)评估均有助于分析病因、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现代化的诊断设备如直肠腔内超声(EU,endoanalultrasound)如同“火眼金睛”,能够直观评估括约肌的受损情况。肛门直肠测压(AM,analrectalmanometry)通过分析肛门直肠静息压(ARP,analrectalrestpressure)可直观评价肛门肌肉受损的程度。但是“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谁在便失禁方面占主导地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啊﹗
直肠腔内超声评估肛门括约肌缺损
腰椎椎体损伤导致便失禁者,需要全面评估神经受损范围,由于神经修复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目前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建议骶神经刺激手术治疗,但高昂的费用以及相关的手术并发症往往让人望而却步。笔者曾在门诊遇到一例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肛门失禁的患者,1年前于外院行骶神经刺激手术,由于腰骶部神经受损较严重,臀沟明显变浅,行肛门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无力,嘱患者做排便动作,可以感觉到耻骨直肠肌收缩无力。诊断明确,疗效较差,难道真的要“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我想NO,NO,NO!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中医呢?现将本人对于便失禁中西医治疗差异方面的认识予以浅尝辄止的分析。
治疗方面
针刺治疗方面,国外有建议双侧胫后神经电针刺激治疗[1],也有人尝试通过针刺八髎穴达到刺激骶神经的治疗。但是传统中医对于便失禁注重从脾肾治疗,便失禁在于不能关门或关的不好了,脏腑中的肾与脾如同家门口的“门神”,选穴、配穴多以温补脾肾为主。由于便失禁多兼有阳虚,须配合艾灸治疗,可选百会、神阙、中脘、关元。可见西医治疗立足于神经解剖,而中医是经络、辨证,二者的认识疾病的角度截然不同。
关于经皮双侧胫后神经刺激治疗便失禁的临床研究
药物治疗方面,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仅推荐纤维类的大便膨松剂,抗腹泻的洛哌丁胺或地芬诺酯,以减少大便次数为主。而中医方剂中的温中收涩、补益中气方药对于便失禁具有一定的疗效。笔者曾遇到一例80岁老年女性,因直肠脱垂(蹲位直肠脱出粘膜约5cm,脱出粘膜组织呈环形)导致大便不能自行控制,由于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采用消痔灵纱条直肠局部湿敷,艾灸百会、关元、神阙,口服补中益气汤,经治后便失禁及脱垂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对于“补中益气”疗效较差者须注重温补肾阳,“肾为胃关,司二便”,遣方用药可酌加“赤石脂、五味子”等收敛类药物。
手术,这是现代医学的优势!特别是括约肌损伤为主的便失禁,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括约肌折叠手术、括约肌间隙注射膨松剂均有较好的疗效。由于会阴部组织的复杂性以及精细性,该类手术往往具有整形外科(Plasticsurgery)的特点,沿肛门内外括约肌间自然间隙路,精确分离出外括约肌,根据肛管的直径,灵活设计缝合方式及宽度。一针一线,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当看到ASCRS教科书中的置入磁性肛门括约肌手术,大脑第一时间闪过的是“直肠脱垂肛门环锁术”,二者能否互通啊?所以手术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思考。
参考文献:(略)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