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要到了,春节也临近,不少家长都有打算带着孩子到处走走,旅旅游,春节走亲访友也是常见的事情。生活水平好了,大多数家庭出行都会开车。虽然会比较方便,但是,不少家长也是有苦恼的地方,比如……
铃铃爸妈带着铃铃去旅游,自己开着车子去的。刚开始还没什么,过了短时间,孩子开始哭闹、呕吐,甚至大小便失禁,把铃铃爸妈吓坏了,旅行的计划被迫中断,医院。经医生诊断,才知道孩子竟然是因为晕车。
是的,就是晕车。
晕车又被叫做晕动病,也叫运动病,指的是在乘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出现眩晕、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小孩字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前庭功能也不良,因此很容易导致晕动病,即晕车。
你不知道的事——晕车高峰年龄
晕车的高峰年龄是3—20岁,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晕车,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当人在乘车的时候,由于行进中方向不断变换、上下颠簸更甚至旋转,孩子的头部不断改变位置,还可能因为加速、减速使得身体时不时在做直线变速或者旋转运动。
孩子的前庭器官在这个时候就会受到比较强烈的刺激,如果超过前庭器官的耐受限度,造成姿势调节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孩子就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精神不振或者无力等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医院进行治疗。而上面我们讲到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前庭功能不良,所以,3岁以上的孩子容易晕车,女孩比男孩容易晕车,家长要注意。
那么,孩子晕车怎么办?
平时要多进行体育锻炼
平时可以适当的多让孩子做一些加强前庭功能的运动锻炼,如大人抱着小宝宝在原地旋转,注意不要摇晃太厉害;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玩滑梯、荡秋千、旋转木马、垫上滚翻等游戏,以提高前庭器官对坐车等不规则运动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
坐车前进食要适量
孩子出行防晕车,最好选择天气好、气温佳时出行。在坐车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宜过多吃零食。可在乘车前,充分排空大小便,减轻胃肠和膀胱等器官负担。
一般最好在坐车前2小时用餐,且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因为谷类食物在人体胃肠道内经过两个小时左右已基本被消化完,并以淀粉等糖类的形式进入到血液中为人体提供能量。如果空腹坐车,有可能因为“低血糖”而出现乏力、头晕,而加重晕车症状。
乘车位置有讲究
乘坐大巴时,应尽可能帮宝宝选择前排,但避开轮胎上方的位置,以减轻颠簸震动,适时打开车窗进行通风换气,并让孩子的头稍后仰靠在固定位置或父母的怀里,以减轻头部震动和眼前物体飞逝而引起头晕加重。自驾车时,家长不要在车上吸烟或抹香水,以免烟雾或香味的不良刺激引发孩子晕车。
坐车时,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引导孩子注视车窗前方较远处的风景,也可给孩子拿喜欢的玩具玩,在车内播放舒缓的音乐,或给孩子讲动听的故事等。但不要让孩子在车内看书,那样更容易晕车。在车内注意加衣保暖,避免冷气直吹身体,保暖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外界环境侵袭的能力。
晕车贴儿童要减半
一些宝宝前庭功能不良,内耳前庭半规管过度敏感。对于车船等产生的不规则运动,那怕是较轻微的运动也会引起前庭神经核及小脑有关部位的强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晕动病。
晕车贴具有醒脑提神作用,成人每次一贴,6-15岁的儿童每次使用半贴即可。值得注意的是,6岁以下儿童不宜接触晕车贴,晕车贴不宜贴于皮肤破损部位,也不宜与其它晕车药品同时使用。
发现孩子有晕车先兆时,指压按摩孩子的内关穴(于腕关节掌侧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位置)3-5分钟,适当加压,直到有酸痛的感觉,或揉按神厥穴(即肚脐),对缓解晕车有一定的帮助。
旅途中孩子若已经发生晕车病,首先不要紧张惊慌,可让孩子仰卧,保持安静。然后用冷湿毛巾置于前额,并可指压内关穴。当孩子因严重呕吐而有脱水表现时,应医院诊治。个别严重者呕吐不止、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甚至大小便失禁时,医院诊治。
更多精彩资讯,别忘了白癜风传染人吗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