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 后颅窝大便失禁 > 国际第八届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妇科微创及热点
当前位置: 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 后颅窝大便失禁 > 国际第八届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妇科微创及热点
年7月1日,北京第八届国际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子宫内膜异位正论坛第二日的会议如期开始,医院慢性盆腔痛团队等国内外的专家就慢性盆腔痛的精准评估及多元化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围绕慢性盆腔痛治疗的神经路径、慢性盆腔疼痛的分阶梯药物治疗等话题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StanleyJ.Antolak教授:慢性盆腔痛如何区分神经源性疼痛和非神经源性疼痛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泌尿慢性盆腔痛中心主任Antolak教授分享了“慢性盆腔痛如何区分神经源性疼痛和非神经源性疼痛”。阴部神经病变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临床问题,阴部神经的病变主宰了整个骨盆,能引起肠、膀胱和性功能障碍,是互相交际影响的神经。我们评估或治疗慢性盆腔疼痛,决定基于:习惯、传说、事实,事实决定神经源性疼痛的诊断与评价。阴部神经病变的治疗,首先采取自我护理,随后进行注射治疗及减压手术治疗。Antolak教授提出,当会阴区感觉检查异常时,针刺感觉检查为阴部神经病变最好的测试,针刺感觉异常诊断阴部神经病变是足够的。最后,Antolak教授总结到,神经源性疼痛与非神经源性疼痛的区分,包括活动在内的详细病史,阴部的针刺感觉检查、温觉阈试验、阴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试验。区分了神经源性疼痛还是非神经源性疼痛,可以避免昂贵的重复的测评、腹腔镜手术和盆腔手术。
李水清教授:慢性盆腔痛治疗的神经路径
医院的李水清教授介绍了慢性盆腔痛治疗的神经路径。首先李教授详细介绍了盆腔脏器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这些与盆腔疼痛相关的神经。由于疼痛是沿着神经传导,所以可通过神经阻滞将传导阻断,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对于部分慢性盆腔痛患者,可以通过腰交感神经的阻滞来进行治疗,术前要注意做局部麻醉药实验,避免局部麻醉药入血引发的毒性反应,对于体质弱的患者,要警惕血压下降的问题,避免临近脏器的损伤。上腹下神经丛阻滞,适用于盆腔脏器病变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用药物控制效果欠佳、疼痛位置在下腹部、盆腔的患者。注射麻醉药或神经毁损剂要注意避免进入髂总血管或髂内血管。阴部神经阻滞,阻滞选择的位置一般在坐骨棘处,阻滞所用局部麻醉药应少。奇节阻滞,用于治疗其他方法无效的肿瘤转移或治疗导致的会阴痛和生殖器疼痛,疼痛性质往往为模糊性、弥漫伴有烧灼感和急迫感。
段华教授:子宫腺肌病病理生理与病因机制研究
首都医科医院的段华教授就“子宫腺肌病病理生理与病因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内容分享。子宫腺肌病是非常常见多发的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理生育及健康。子宫腺肌病有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主要症状包括疼痛、经量增多、不孕。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所涉及的因素纷繁复杂,学说众多,包括子宫内膜入侵学说、子宫内膜化生学说,其包括解剖学基础、病理生理和促发因素三大方面。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EMI)的异常收缩,是子宫腺肌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作为一种雌激素依赖型疾病,局部高表达雌激素的调节是其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血管生成能力增强是必要条件,其中伴随免疫网络的失平衡、细胞代谢分化及生长侵袭能力的改变。高雌激素微环境对子宫腺肌病各种因素表达模式的变化具有调控作用,并和它们构成精细的反馈调节系统,共同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
段华教授总结到,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特异的病理组织学基础及促发因素,目前随着各项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EMI结构或功能异常及局部微环境调控在腺肌病发病机制中日渐占据重要地位,必将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韩鸿宾教授:细胞微环境活体成像与分析方法
医院的韩鸿宾教授就“细胞微环境活体成像与分析方法”进行了分享。韩教授提出,脑细胞微环境一直被忽视和遗漏,细胞微环境以“细胞胞学说”为核心理论根基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至今发展百年,“神经元学说”为根基的脑科学认知仍然是迷,脑病治疗进展缓慢。对于细胞微环境的分析方法,韩教授提出了新型细胞间隙成像分析方法的设计思想,磁示踪法设计思路是指合成精准定位与细胞间隙的磁敏感或复合型多功能分子探针,研制专用射频信号接收线圈与三维动态成像序列,实现深部ECS信号采集建立三维各向异性对流扩散模型,对细胞间隙美观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磁示踪法关键工程技术可用于解密脑淋巴引流、脑内新解剖分区的发现、阐释耗资千亿美元的脑病药物研发失败的原因、建立经脑ECS途径精准脑病治疗给药方法、经络学说及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出脑分区稳态的理论假说。
陈扬博士:简化流程,描绘疼痛地图——慢性盆腔痛全身查体
医院的陈扬博士主要介绍了慢性盆腔痛如何进行全身查体。慢性盆腔痛查体的目的,是了解疼痛的位置和压痛情况,所谓的“疼痛地图”,就是疼痛的记录。慢性盆腔痛的全身查体包括站位检查、卧位检查、坐位检查,还有膀胱截石位检查。卧位检查包括直腿抬高检查、闭孔肌试验、腰大肌试验、4字试验、单指触诊。陈博士强调,腹部触诊一定要单指触诊。膀胱截石位检查包括视诊、棉签试验、皮肤捏痛。为了避免遗漏,陈博士建议一查体完毕要立即填写国际盆腔痛协会相关问卷的体格检查部分。
贾东林教授:慢性盆腔疼痛的分阶梯药物治疗
医院的贾东林教授就《慢性盆腔疼痛的分阶梯药物治疗》进行了分享。慢性盆腔痛是由各种功能性或/和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以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时间超过6个月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且其严重程度已引起相关功能障碍,需药物或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痛的药物治疗流程是,首先用NSAIDS或乙酰氨基酚治疗,若患者疼痛无明显缓解,则应用MPA、OPC、GnRHa、曼月乐进行治疗,若患者还是无明显缓解,那患者可能是周期性疼痛,要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于还没有明显缓解的患者,则要用腹腔镜,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最后,贾教授详细介绍了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慢性盆腔疼痛治疗常用药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贺豪杰博士:膀胱疼痛综合征的分阶梯治疗
医院的贺豪杰博士分享了“膀胱疼痛综合征的分阶梯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是由于膀胱外的一层GAG缺失,导致疼痛物质容易穿透尿路上皮直接刺激疼痛神经。膀胱疼痛的诊断需要具体询问有无尿频、尿痛、夜尿增多,有无诱发因素如辛辣食物,是否用过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等,来区分泌尿系感染及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查体包括传统双合诊及有的放矢的辅助检查,钾离子敏感性试验是很有帮助的检查方法,贺博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关于间质性膀胱炎的阶梯治疗,贺博士说,第一阶梯是行为疗法,包括膀胱训练,即按预定目录练习排尿方法、物理治疗、轻度的盆底肌收缩放松训练,还有修正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舒缓情绪、利用扶持小组。第二阶梯是药物治疗,对于间质性膀胱炎的药物治疗,推荐联合用药。爱泌罗能修复膀胱的保护层,是治疗简直性膀胱炎的一线药物,它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第三阶梯的治疗是膀胱镜下水扩张和膀胱内灌注等治疗方法。
陈国庆教授:盆底功能障碍的神经调控
医院陈国庆教授就“盆底功能障碍的神经调控”进行了分享。对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有行为训练、药物治疗、神经调控、还有外科手术方法,其中神经调控治疗包括骶神经调节,胫神经调节、足底电刺激、Brindley电刺激、阴部神经调节、膀胱强内电刺激。骶神经调节是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其对肠易激综合征和性功能障碍都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胫神经调节来源于中医的针灸学,通过针刺胫后神经上的穴位影响膀胱功能,针刺点靠近“三阴交”穴位,其有效率很高。足底电刺激可以间接的刺激胫神经分支,从而达到抑制OAB的作用,这种方法更方便,由于神经表浅,可以实现经皮刺激,还可以做成刺激鞋垫、刺激鞋。Brindley电刺激专门治疗排尿障碍的患者,其方法是将骶神经后根切断,阻断膀胱感觉传入,消除DO和DSD,然后前根进行刺激排尿。但由于会导致丧失反射性勃起等不良反应,目前还没有在临床应用。阴部神经调节和骶神经调节的适应证相仿。膀胱腔内电刺激,是将纤细的刺激电极经尿道插入膀胱腔内,以无菌生理盐水为导体,以一定频率、脉宽和波幅的电流直接对膀胱进行电刺激,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行。
田晓军教授:骶神经调节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体会
医院的田晓军教授分享了“骶神经调节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体会”。骶神经调节疗法是指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骶神经调节疗法主要用于急迫性尿失禁、尿急尿频症、非梗阻性尿潴留和大便失禁及便秘等病症。田教授提到,骶神经调节疗法虽然临床有效,但是其治疗机制并不清楚,判断其有效,主要是根据治疗的反馈,包括患者的症状改善50%以上、患者自觉生活质量改善,自觉满意等。最后田教授对骶神经治疗的手术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贺豪杰博士:阴部神经痛的评估及阴部神经阻滞术
医院的贺豪杰博士在膀胱疼痛综合征的分阶梯治疗分享后,就“阴部神经痛的评估及阴部神经阻滞术”又进行精彩的讲解。慢性盆腔痛是指骨盆区域、下腹部、腰骶部、臀部等部位的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其诊断标准是按照Nantes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影像学依据,外周神经的3TMR及CT检查仍在试验阶段,这些都给慢性盆腔痛的诊断带来困难。阴部神经阻滞,是一种诊断性治疗,按监测途径分为X线引导下、CT引导下、B超引导下和手法穿刺,按穿刺点的不同,有经会阴穿刺、经臀大肌途径、经阴道途径,并且贺博士对手法治疗和B超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贺博士最后强调,除了阴部神经阻滞术,慢性盆腔痛的其他的治疗也不能忽视,如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射频、神经调节器置入、神经毁损等。
林井副教授:阴部神经HRCT解剖及其临床价值初探
医院林井副教授就“阴部神经HRCT解剖及其临床价值初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林教授提出,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阴部神经HRCT解剖成像的可行性,填补影像解剖领域的空白,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林教授选择了男4例,女1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研究的结果,林教授总结到,HRCT可清晰显示阴部神经主干的解剖、走形、及周围毗邻关系,清晰显示本身及相关疾病的解剖学异常,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因阴部神经病变具有极大的价值。
StevenMinaglia教授:电刺激与盆腔疼痛
夏威夷大学的StevenMinaglia教授进行了“电刺激与盆腔疼痛”的内容分享,为膀胱疼痛综合症和阴部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Steven教授提到,慢性盆腔疼痛具有多种疾病重叠出现的特征表现,所涉及彼此相关联,包括胃肠道、泌尿生殖系、骨骼肌肉等多方面,阴部神经是混合神经,包括阴蒂背神经、会阴神经和直肠下神经。Steven教授认为神经电刺激可做为额外的治疗,尤其是针对非手术综合征治疗失败的患者。
刘开江教授:泌尿系统内异症的“痛”与“通”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刘开江教授,分享了“泌尿系统内异症的痛与通”。泌尿系统内异症属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范畴,而且临床并非罕见,刘教授从膀胱内异症的痛的诊治和输卵管内异症的痛和临床诊治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膀胱内异症的病灶从浆膜向膀胱黏膜侵犯,但膀胱镜检查与病灶不成正比,呈现火山现象,而核磁共振被认为是诊断膀胱内异症的金标准,但是膀胱镜检查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疑似膀胱内异症的患者,这是不必要的检查手段。而膀胱内异症的治疗强调多学科合作。刘教授讲到,输尿管内异症的辅助检查有CTU、CT,而输尿管镜仍然是诊断输尿管内异症的金标准。而输尿管内异症的手术方式有多种,有松解术、输尿管移植、端端吻合和旷置术。
StevenMinaglia教授——BasicinPainphysiologyandhowourCentralNervousSystemffectsPelvicPain
StevenMinaglia教授首先从慢性盆腔痛的发生率、患者就医情况、患者的症状,并分析了美国慢性盆腔痛的诊疗上的不足,StevenMinaglia教授提到,全美高达75%的妇产科相关诊疗存在不足,80%的患者对诊疗效果不满意。随后,StevenMinaglia教授针对慢性盆腔痛的产生原因伤害性疼痛、非伤害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StevenMinaglia教授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慢性盆腔痛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能其作为一种持续外周性的伤害性输入,因为数据表明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处理发生了变化。数据还表明,一些为轻微盆腔疼痛的患者,及时经手术证实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抗伤害性活动脑区的变化仍然存在。
李萌博士:妇科手术术后短期疼痛
医院的李萌博士主要针对妇科手术术后短期疼痛治疗进行了分享。李萌博士提出,通过手术可以治疗慢性盆腔痛等病症,但手术本身其实也会带来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术后疼痛的管理和监测也要重视。术后疼痛包括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李博士从术后疼痛的评估、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的治疗及各类术后疼痛的预防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最后,李博士总结,术后要积极处理急性疼痛,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要充分了解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要引起重视,认为减少术后疼痛重在预防。
StanleyJ.Antolak教授:阴部神经周围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痛(避免妇科手术)
Antolak教授进行了“阴部神经周围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痛(避免妇科手术)”的分享。Antolak教授强调慢性盆腔疼痛是可以治愈的,长期治愈是可能的,正确的诊断阴部神经病变是必要的,阴部阻滞可成为有效疗法。三种治疗方法可以减轻阴部神经病变症状:神经保护+药物、阴部神经周围注射、神经减压术。Antolak教授根据自己临床治疗的经验,认为阴部神经周围注射是治疗或缓解慢性盆腔痛最成功的疗法。
梁华茂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管理
医院的梁华茂教授就“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管理”的主题进行了分享。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梁教授介绍说,要做好围手术期管理,首先术前,要尽可能明确诊断,评估病变的范围,根据评估决定术前的预处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保护卵巢功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充分止血,反复冲洗,防治粘连。术后,要重视生命体征与体格检查,注意引流,重视对胃肠道、泌尿系并发症的监控。对于术后的特殊并发症,如创面出血、感染、迟发的脏器损伤表现,要正确的处理。关于术后辅助用药及生育问题,涉及到辅助用药,是否需要辅助生育技术,要做好沟通。最后,梁教授认为,术后要做好长期管理,防止复发和恶变。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回顾湖边细雨递夏凉,妇瘤风韵染庐阳——安徽年妇科肿瘤诊治高端论坛暨第二届江淮论坛盛大开幕
赵小峰教授:非网片植入腹腔镜全盆底修复手术
张建平教授专访:复发性流产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
冯力民教授:宫腔镜下残留胚物取出术
第七届两江母胎医学论坛将于11月在重庆召开,你想要知道的内容都在这里,快行动吧!
灏忓寰楃櫧鐧滈濂芥不鍚?鍖椾含鏈変笓娌荤櫧鐧滈鐨勫悧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