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十佳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491159.html“您每天花多长时间在网上?”听到这个问题,袁岚峰抓了抓自己稀疏的乱发,给出答案:“几乎所有时间。”想了想,他又补充道:“不在上课、备课、接受采访,那就是在上网。”
很难想象这个回答来自一个科研工作者。年出生的袁岚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从外貌上看,袁岚峰符合人们对于一些科研工作者不修边幅的想象,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袁岚峰穿着一条睡裤,头发一如既往乱蓬蓬的。
但是,袁岚峰的书房暴露了他的另一面。阳台上堆放着的三脚架,是为了方便视频团队的采访和拍摄;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历史、社科和自然科学类书籍,一套包装精美的《二十四史全译》,书架也是他经常出镜的视频背景;另一个供选择的视频背景是面“荣誉墙”,奖杯和奖状除了来自中国科协等机构外,还有不少来自微博、西瓜视频等平台,各类荣誉称号是对他粉丝量和网络影响力的褒奖——这个书房也是他为了拍摄科普视频特意装修的工作间。
袁岚峰的另一个身份是所谓“网红”,准确地说,是一名网络知名的科学传播工作者。截至目前,他在全网粉丝量已接近万,去年一年,他在网上发布了条长视频,条短视频,平均下来,每天至少发布一条短视频。年,他的科普专著《量子信息简话》正式出版发行,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年不到,已经印刷了3次,第一次印了本,后两次各加印本。类似的专业学术书籍,很少能卖到本,这样的印刷数,非常少见。
对于袁岚峰其人其事,网上有另一派观点。有人认为他既不是参与量子科学实验的科研人员,也不为这些主营量子技术的企业效力,作为科研人员,却一门心思热衷科普。如果再搭配他天才的成长经历——两年学完小学和初一课程,14岁进入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23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8岁回到中国科大工作……不少人难免发出“伤仲永”的感叹。
从科研工作者到网红,袁岚峰经历了什么?又为何做出如此选择?
文中图片来源均为受访者供图。
从科研到科普
去年底,袁岚峰搬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新家。沿着地铁,他家附近有量子科学中心站和科大先研院站。连路边公交车站的宣传牌,也在显示着这片区域的“雄心”: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积极打造量子创新技术策源地。他家小区后门紧邻云飞路,这条路还有另一个名字——量子大道,因为在这条路上密集布局了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中创为量子等20多家主营量子技术的企业以及关联企业。这里距离袁岚峰工作的中国科大东区车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但离他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hw/1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