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肛门直肠黑色素瘤


肛门直肠黑色素瘤

病史:

老年女性,主因“便后出血1月余”入院,伴有肛门内“汤圆”大小新生物脱出,排便后可用手还纳。

外院就诊,肠镜提示:距肛2cm结节样新生物,直径约2.5cm,表面充血糜烂。

活检病理示:查见恶性肿瘤,考虑恶性黑色素瘤,也不能排除淋巴瘤或其它。

超声表现:

弹性成像

CT:

肛管及邻近直肠下段见软组织不规则增厚占位影,部分病灶突入管腔致管腔狭窄,部分病灶向下游离于管腔外,较大层面范围约3.0×1.9cm,增强扫描明显欠均匀强化。

病理:

免疫组化,细胞免疫表型:CK(-),Ki67(30%),S-(+),HMB45(散在个别+),MelanA(+),SOX10(+),CDX-2(-),CK8/18(-),病变为恶性黑色素瘤。

肛门直肠黑色素瘤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肿瘤,10%患者存活率低于5年。ARMM常常被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误诊,最常见的是痔疮,腺癌息肉和直肠癌。最初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例如肛门出血,肛门肿块或疼痛。由于其罕见性和组织学变异性,ARMM可能与淋巴瘤,肛门直肠癌或肉瘤相混淆。

流行病学:

ARMM仅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3%和粘膜黑色素瘤的16.5%。ARMM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1.6至2.3倍。病变可以影响肛管,直肠或两者,但绝大多数肿瘤位于6厘米的肛门缘。大约20-30%的ARMM是无色素的,可以在内窥镜下类似于良性息肉样病变,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导致误诊。由于诊断困难和侵袭性,其预后较差。

症状:

1.脱垂症状

2.便血

3.肛管直肠刺激症状:病人常感肛门部坠胀不适,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4.肿块:一般为3-6cm,位于齿状线附近,呈结节状,息肉状,质硬,大部分呈紫黑色或褐黑色。

5.肛门疼痛,是恶性黑色素瘤常见症状,肿瘤溃破,感染或侵及肛门周围组织时,可引起肛门疼痛。

超声表现:

部分学者认为恶性黑色素瘤为低回声团块,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或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血供较丰富,可探及动静脉频谱等,但是均缺乏特异性。

检查及诊断:

对于症状的非特异性,ARMM的诊断仍然很困难。在结肠镜检查中检测到的损伤的特征在于形态,损伤的外观(包括边缘,着色,起源,表面和齿状线特征的侵入)和浅表黑色素沉着的存在。

结肠镜和内镜超声(EUS)的使用有助于ARMM的诊断和分期。

结肠镜检查结合活组织检查和随后的病理检查可以准确诊断ARMM。组织学和免疫化学是金标准的诊断方法。

肛窥器检查可见齿状线附近有紫黑色或褐黑色的突起型肿块,一般3-6cm,外形似蕈伞,有短而宽的蒂,或呈结节状,似菜花。

鉴别诊断:

应与脱垂性痔,血栓性外痔,息肉出血坏死及直肠癌相鉴别。

分期:

肛门黑色素瘤分期为:I期(局部疾病),II期(局部淋巴结局部疾病)和III期(远处转移)。

在第1阶段,肿瘤生长仅限于肠壁或肛门皮肤;

在第2阶段疾病涉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在第3阶段,肿瘤延伸超出手术切除边缘。

大多数远处转移的患者有肝转移,其次是肺和骨转移。该疾病通常首先在其晚期诊断,因此预后可能较差。

治疗

1.手术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依据。就诊较早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

2.关于放射治疗或化学疗法的益处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化学治疗:对于播散性病变,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病人可获得缓解。

放疗:不敏感

3.其他特殊疗法:免疫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fd/55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