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3D/4D超声评估产后骨盆底结构与功能
女性十月怀胎生下宝宝是非常辛苦的,会让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生完宝宝之后,产妇除了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以外,还要注重产后修复,尤其是高龄产妇逐渐增多,临床产妇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甚至严重影响产妇产后身心健康恢复。因此,许多产后中心的修复项目应运而生,但是,此类方法仅依靠临床症状观察、盆底肌力测定等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超声诊断中心运用3D/4D超声影像技术,对产后腹直肌和骨盆底肌结构和功能进行客观指标评估,帮助康复医生和产妇针对性地选择进行产后康复项目,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使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位置和功能异常。
(表现如下图)
★尿失禁★便秘.肛门失禁
★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病因
1、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2、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
3、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
(红线-未孕时压力分布,重力轴指向骶骨)
(黑线-怀孕时的压力分布,重力轴前移,盆底肌肉持续受压)
其中妊娠及分娩对盆底的影响尤为突出:
①、重力轴向改变:妊娠时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移,而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②、经阴道分娩时盆底组织极度扩张,肌纤维拉长甚至撕裂,
③、胎头过大,第二产程延长,产钳等损伤
④、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⑤、神经损伤及其他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检查方法
盆底影像学能够帮助我们观察盆底的结构和形态,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X线、CT、MRI、超声,其中以超声检查最为常见。
超声检查的优点:无辐射、无创、简便经济、经会阴近距离、多切面观察,可实时动态可显示不同状态,能清晰观察植入材料。
超声检查适应症
1)妊娠及分娩后盆底功能评估。
2)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或无意识漏尿、粪失禁患者。
3)反复泌尿系感染、尿急、尿频、夜尿和/或急迫性尿失禁、与膀胱相关联的疼痛的患者。
4)持续性排尿困难,或具有其他泌尿系症状的患者。
5)有梗阻性排便障碍:便意不尽、慢性便秘、阴道和会阴指状突起伴肠道排空异常感的患者。
6)临床检查有阴道前壁和/或阴道后壁膨出及子宫脱垂的患者。
7)各类脏器脱垂和/或尿失禁手术前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
8)各类脏器脱垂和/或尿失禁手术后的检查及手术疗效评估(阴道前壁修补术,吊带及补片等手术前后)。
9)盆底协调功能异常的患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检查时机
实际上,怀疑或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人群均应行盆底超声检查,建议产后42天女性均应行盆底超声筛查,以尽早发现妊娠及分娩对盆底造成的损伤,及时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降低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病率。
即使没有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有时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还可发现常规妇科超声发现不了的其他疾病如:膀胱阴道间隔、阴道直肠间隔及膀胱壁的肿瘤性病变。
超声诊断病例图片展示:
三维TUI模式下正常肛提肌
左侧肛提肌断裂
四维超声显示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
超声预约
预约方式:产后检查时,门诊医师开具盆底超声医嘱,产妇至门诊3楼腹部超声科1号服务台约检查时间.
预约-(西海岸院区)
注意事项:应尽量避开月经期,检查前排空大便、提前20分钟排空膀胱。
西海岸腹部超声科室介绍
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腹部超声科位于门诊楼三楼西侧,共设有超声检查室、介入超声室及超声造影室,已逐步形成以超声影像诊断和介入诊疗为主要服务范围的综合性影像学科室。目前共有医生、医旁助手及护理人员近40人,下设腹部、妇科、产科、小器官、肌骨、盆底及介入、造影等亚专科。
科室现拥有GE、飞利浦、西门子、百盛、日立、迈瑞等先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完备的影像存储系统,配备全套诊疗相关器械及监护设备,加以宽敞舒适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持。多年来科室始终强调将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贯彻“人性化医疗流程”的原则,在门诊量逐渐递增的同时以高质量诊疗技术服务于广大患者和临床科室。
李云萍,主治医师
毕业于青岛大学超声医学专业,精通腹部、妇产、小器官、血管及肌骨疾病的超声诊断,曾于中山三院培训学习盆底超声专业,具有丰富的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超声诊断经验。
李秀梅,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超声工作多年,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丰富的超声诊断经验,擅长盆底、妇科、血管、小器官及小儿疾病的超声诊断。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协作完成科研课题1项。
供稿:李云萍
编辑:王玉芳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aj/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