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

自带文艺滤镜的山城重庆,才是真正的


还记得由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是什么样的嘛?或许是和同伴一起逃课,或许是在校园操场的情窦初开,也或许是刚进入青春期的迷茫。前段时间热映的《少年的你》让我深有感触,每个人的十八岁都不一样,有的人青春里充满了阳光希望,而有的人青春却早已尝到成人世界的黯然。影片略显压抑残酷,我不是一个影评人,但这个电影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空’,要热爱且珍惜少年时的自己。整部电影选在“魔幻”3D城市之称的重庆。重庆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山城”,乍一听,似乎有些不符整个电影的主题。而导演曾国祥说,重庆起起伏伏的地形非常有助于电影氛围营造:“重庆有很多大型立交桥、高楼,也有小巷子,就像个迷宫,把人物放在这里,就有一种逃不出这个地方的感觉,这个有助于电影呈现出青春期难以逃避的忧郁情绪。《少年的你》又再次将重庆推上网红打卡地的热潮。为什么说是再次,因为这里不仅是影视剧热门取景地,现在也是头号网红城市——硬核,荒诞,赛博朋克。独特的山城地貌绝对是重庆首当其冲的特色。不是山清水秀的秀丽,也不是钢筋水泥林立的冰冷。拾级而上的十八梯,依山而建的居民楼,高低落差建立高低不一的大楼,叠摞五层的高空立交桥,穿楼而过的轻轨2号线,横跨长江的“空中公共汽车”…这是一座“8D立体城市”,有无数可能蕴藏故事的空间。这座城市又常常被灰蒙蒙的大雾笼罩,自带“滤镜”显得神秘又阴郁。但与充当背景板影视城的取景地不同,不知是电影契合重庆,还是重庆契合电影,它能与每个故事天然融合。在重庆绵绵阴霾下,似乎自带了薄纱的神秘质感,又兼生活的烟火气。重庆素来有“小香港”之称。这下,重庆倒真的像又一座电影之城了。即使你完全没有去过重庆,也一定会在网上看过洪崖洞、解放碑,或是从居民楼中穿行而过的轻轨列车,需要“翻山越岭”才能进入的重庆地铁和最长的电梯“皇冠大扶梯”这样的奇观。整个重庆城依山就势而建,城市和街道的方位都不是正南正北,地势也总是高低起伏,尤其对于从外地到来的人来说,总会觉得这里没有平地可言,永远都是上山再下山的节奏。你一定听过这座城市的若干传说:明明从平地进入一座大楼,却赫然发现自己身在20层;从地库开车出来,往旁边一看竟然是在洪崖洞的峭壁边缘,惊出一身冷汗。重庆的许多“奇观”并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受地形所限,而是出于应用的目的不得不建造出来的解决方案。对当地人来说,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处处都有人间烟火味。张一白曾说:“我觉得这个城市还是很欲望的。相比成都、昆明,它更火爆、更强烈。重庆满大街的人都不知道干嘛,但是都想干嘛。这种亢奋的眼神、旺盛的精力,是种有力量的东西,是这个城市的希望…如果说上海给人的感觉是温暖、柔软,那么重庆就是阴冷、坚硬,城市的新旧对比很明显。”重庆人有着一种闲散、市井而又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这种源自于码头文化的江湖气,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反抗”。不管是生活方式、食物,还是语言文化。文艺电影给重庆加了一层滤镜,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处。但如果你听说,重庆的美食很多,那你便来亲自尝一尝,不只是火锅;如果你看到,重庆的交通很魔幻,那你便来亲自走一走,不只是在热门地点定点拍照;如果你听说重庆的夜景好看,那你便乘着车路过一下夜晚的重庆,它也不是只有闻名网络的洪崖洞。没有护你一路的“小北”,也没路过张导的“全世界”,那就好好看看重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tuant.com/djaj/12513.html


当前时间: